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3-01-10 18:00
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红色名媛”的别样人生
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
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保存的母亲与外公的合影──
左起:毛远志、王海容、毛泽东、李敏(前为毛远志之女曹利亚)、孔令华
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被誉为“红色新名媛”
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签名售书
当她出现在社交派对上时,是一位戴古奇手表,穿阿玛尼、普拉达的时尚美女;当她坐在自己的“菊香书屋”中时,是一个斯文雍容的女企业家。她的优雅和“时尚”偏离了人们对毛氏家族的想象,显得有些“特立独行”,这就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现年40岁的她近日被媒体爆出已秘密结婚,老公就是现年55岁的中国百亿富豪陈东升!
早早就学会独立
孔东梅是毛泽东的外孙女,也是毛家第三代里唯一的女孩。其母亲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是贺子珍为毛泽东所生的六个孩子中唯一留在身边的。1959年李敏和丈夫孔令华(孔从洲将军之子),在父亲毛泽东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1972年孔东梅出生在上海,这时外公已是晚年。母亲李敏把她的照片送给毛泽东看,希望能为孩子取个名字,沉思良久的毛泽东说:“就叫冬梅吧。东是我的名,而梅是一个很好的名,是我生平最喜欢的。”
孔东梅此后一直居住在上海市湖南路262号(现为湖南别墅)的房子里。在那个家中,外婆贺子珍度过了从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患病住进华东医院的幽居岁月,她的童年就在外婆的怀抱中度过,一天天长大。她4岁时外公就去世了,那时小东梅还没来得及见上外公一面,只是依靠照片和想象来勾画毛泽东的形象。这一点和幼年时的母亲李敏很相似。
“记得那时上学回家,门铃太高够不着,每次我都要用书包垫脚才行。在我的童年记忆中,那个院子非常大,还有假山。我和外婆在花园里种了四棵橘子树,每年都可以收获橘子;还有桃树,枸杞子树等等。”每当孔东梅想起外婆,都会想起那个大院子,想起外婆坐在椅子上,一支一支地抽着烟,望着远方沉思。
在孔东梅童年的记忆中,只要回了家,就很难出门,而且也不能带小朋友回家玩。门口总有警卫员把守,她的最强叛逆记录也不过是偷偷跑到对面马路买一根5分钱的冰棍。那时,孔东梅虽然也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那看美国动画片,吃奶油冰棍,去海边度假,但她始终觉得寂寞,特别想妈妈。那些放了学之后在弄堂口自由自在跳皮筋的小伙伴,常常让她羡慕不已。孔东梅说,“当时很想叫她们到外婆家玩,但知道肯定不被允许,而我也不可以在外面跟她们玩……”,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后街的军队大院是孔东梅6岁回北京以后一直生活的地方。别人并不知道,孔东梅一家曾经有过最困难的时期。她说小时候正值“文革”,有一段时期父亲没有工资拿,全家四口人只靠母亲每月五、六十元钱过日子,每天都得精打细算。
母亲就像所有的平民百姓一样,一大清早就得赶在上班前把菜买回来,回家自己烧饭做菜。冬天,北京的天气很冷,母亲出门的时候外面的冷气一直吹到屋里面来,让人冷不丁打个寒战。哥哥穿旧了的衣服舍不得扔,改改给自己再穿,母亲不是公主,她便不是什么贵族后裔。她跟中国普通的女孩子一样,很早就学会了烧饭、做简单的衣服,会打毛线,出门坐公交汽车。冬梅说自己一直不是那种十分出色的学生,最好的功课是作文。
由于妈妈李敏从小就鼓励孔东梅看一些欧美文学作品,受妈妈影响,孔东梅从小就对文学情有独钟。读大学时,她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专业,主修英语,她说自己更喜欢文学,天生对油墨纸张一类的事物感兴趣。“那时候,我还曾幻想过开个小书店、读着海明威、喝杯咖啡、养一只猫的小资生活。”
1996年孔东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刚刚创办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她去的时候泰康人寿刚刚开始创建,几乎每天都得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家,而且在办公室做行政。从端茶倒水打杂做起,几乎在各个部门都干过:“随着泰康人寿变成几十万员工的大企业,我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1999年这一年是孔东梅一家人的多事之秋:父亲孔令华去世,妈妈大病不起,哥哥孔继宁远赴海外工作。孔东梅一夜之间从过去不问家中大事的小女子变成家里的顶梁柱。她抱着一种“豁出去”的想法,给中央写信,最终在许多老同志的帮助下困扰多年的妈妈住院报销,住房等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女孩感觉自己经历了这些大事情,自己渐渐成熟了长大了。
留学归来开公司
1999年,孔东梅决定告别妈妈出国读书。当时拖着4个大皮箱飞到美国,一边工作一边联系学校,后来她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人家地盘上她反而很高兴。当时只有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知道她的身份,孔东梅平时非常低调,她想过普通人家的生活。
当然,两年的留学经历甘苦参半。孔东梅说,特别是到美国的前半年时间,语言文化的障碍,自己很有压力,加之在那段时间里,为了省钱住便宜的旅店,搬过不少次家,异乡的孤独让她有着强烈的飘泊感。于是,打电话给妈妈成了那段岁月最开心的事情。那时的美国打国际长途很贵,不像现在很便宜了,所以也不能每天打,每周打一次就不错了。电话里孔东梅总会把美国的一些见闻告诉妈妈,最重要的是要陪孤独的老人说话,她从不会说自己在异乡的困难。而妈妈那边,最担心的还是女儿的身体,她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希望女儿健康快乐。母女俩从那时就深深地体会到相依为命这四个字了。
孔东梅自己也没想到的是,一直想要挣脱的“束缚”,最终却成为自己事业的起点。孔东梅坦言,她也是到了国外,才开始真正从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角度来看待外公、认识外公。在美国留学那段日子里,母亲李敏寄来的回忆录《我的父亲毛泽东》深深触动了孔东梅。她说:“我一看就哭了,几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很多细节令人难以平静。毛家三代女性都有在异国学习的经历。29岁出国的外婆算是‘老’留学生,4岁出国的妈妈是小留学生……从外婆到母亲,她们有太多我不知道的历史。” 这是孔东梅第一次系统地了解家族故事。她感觉距离毛泽东最近时,孔东梅开始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迫使她去追寻自己的根,自己家族的根。孔东梅开始思索,如何将“红色经典”传承下来。
好像被某种使命催促着,毕业典礼第二天,她就打包回国了。回到北京之后,孔东梅去了很多外公生前去过和战斗过的地方,开始一边走访,一边写书。孔东梅说,自己不想重复别人写过的东西,也不会从政治、历史的角度再来塑造高大全的毛泽东。她说:“我希望从我的角度去写外公,呈现给一个人性化的毛泽东。我想从第三代后人,同时也是现代女性的角度来看,希望呈现一个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毛泽东,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希望能够用一个新的角度来阐述过去的历史,用一种文化的眼光来发现他们身上那种温暖的人性。”
她和妈妈一起首先来到井冈山和外公的故乡湖南韶山。孔东梅开始真正走进这个家族去深入了解了解到外公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幅略和魄力,外婆一生的坎坷和善良还有妈妈李敏在那个特殊年代成长的艰难。孔东梅还记得父亲孔令华说过:“你妈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妈妈李敏3岁就被送到苏联在那里也是非常艰苦。刚开始去的时候根本无法适应,外婆贺子珍曾经跟外公毛泽东说,在苏联的日子比长征还要苦。要去伐木,人要昼夜不停地织毛衣毛袜子给前线的战士,每一天都在为一片面包而拼死拼活。屋子里没有暖气杯子里的水都是结冰的。
2001年,孔东梅注册成立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在北京798艺术区内开设了艺术空间,立柱上贴着毛泽东画像,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版本的毛泽东传记。她要从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以及中国,开始传播和推广“红色经典”。 在写书的探索中,孔东梅对自己的外公、外婆、母亲以及整个家族的历史,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03年,她推出了《翻开我家老影集》一书。孔东梅的这一举动,令妈妈很高兴,她为女儿迈出的人生重要一步而感到欣慰。这是孔东梅的第一本尝试之作,在她的追述中,让更多的人知晓了毛泽东一家三代女性的情感和人生历程,其中毛泽东的元配“罗氏”的故事更是第一次为人所知。
让孔东梅意犹未尽的是,这本书里关于外婆贺子珍的故事有很多还没讲出来。她的第二本书《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就这样诞生了,站到后代的角度上,她把贺子珍对毛泽东的回忆和讲述重新还原,讲述了人们所不熟悉的爱情传奇。
此后,孔东梅又推出《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根据采访中国前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首次披露了很多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往事。“我做过电视,但还是更偏爱平面的、纸质的传媒。红色文化不能停留在缅怀、纪念、回忆录上面,要适应现代读者的口味,要给人较多的思考空间,而不是塞给他们一些观点、结论。而且红色文化同样需要美的形式,我这本《改变世界的日子》的图片、装帧、纸张都很讲究,设计师是从国外回来的,我的下一本书会做得更漂亮。最后,红色文化也不仅仅是毛泽东。”
2009年,孔东梅推出《毛泽东箴言》,书中选择了360条语录,从观世、正己、待人处事的角度,把政治化的东西去掉了,留下了一些对于生活方方面面有所启迪和指导作用的话语。该书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销量就达20万册。
时尚名媛,嫁百亿富豪陈东升
孔东梅的身上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平静与简约,正如她自己所说,她只做了一件事情:坚持自己的风格。所以,这个几乎令普通人艳羡不已的女人在公众面前出现的时候,旁人几乎想象不出来“她”究竟是谁:当她出现在社交派对上,是一个戴着古奇手表,穿阿玛尼、普拉达的时尚美女;当她坐在自己的“菊香书屋”里的时候,是一个斯文雍容的女企业家,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孔东梅都更接近于一个精英个体的成功案例,而不是钟鸣鼎食的名门千金。
喜欢简洁大气的衣服,会在国贸和新光天地逛街淘宝,孔东梅的优雅着装和风度赢得了时尚圈人士的好评。她的“时尚”偏离了人们对毛氏家族的想象,这让她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2009年7月16日,孔东梅作为大陆海协会“文化教育交流团”团员在台湾拜会国民党中央主席吴伯雄先生。当日,正巧遇见蒋介石孙子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当媒体记者要求孔、蒋两人合照时,两人的表情一度有些不太自然,蒋孝严立即询问吴伯雄是否妥当?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也向孔东梅示意后,两人才一起合拍照片,握手言欢。
这一特殊的见面当即引起了台湾媒体的热烈关注,其实,此次孔东梅刚到宝岛,有报纸就以“她来了!她是毛泽东的外孙女”为标题,做了大幅报道。彼时在北京,孔东梅的妈妈李敏正在网络上密切关注着女儿的一言一行,孔东梅在台湾大方得体的讲话让她感到很欣慰。
更有趣的是,在台湾访问时,孔东梅的着装还赢得了媒体的广泛好评。现在孔东梅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都很考究,她会选一些简洁的大牌,或者某些设计师品牌。她对时尚也越来越关注,除了做一些艺术展,也在赞助设计师。
2010年春天,孔东梅还为一本杂志拍过一辑照片,她当时的穿着虽然优雅,却被一些人批评为“不够严肃”。对此,孔东梅说,她自己是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状态。孔东梅凭借前卫的打扮,还被西方媒体冠以中国“红色新名媛”的称号。
在毛家第三代后人中,孔东梅长相可能与毛泽东最为神似,和毛泽东年轻时一样,孔东梅身材高挑而清瘦,而下巴上那颗标准毛泽东风格的痣,甚至不用介绍都可以让很多人认出她。2012年10月11日,香港媒体忽然爆出一条惊人消息: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嫁给苦恋多年的百亿富豪陈东升,二人已于去年低调结婚,他们在钓鱼台国宾馆摆酒设宴,毛氏家族的人大多应邀参加。
这位时尚名暖的先生陈东升,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资料显示,今年55岁的陈东升从1992年开始先后创办了中国本土最大的拍卖公司嘉德拍卖、总资产千亿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以及中国一流的快递公司宅急送。
陈东升的父亲陈万林是湖北荆门市京山县杨集镇双钝村人,解放前跟随湖北老乡李先念的部队。解放战争结束后,陈万林被安排在湖北天门市工作。陈东升与哥哥陈显宝、弟弟陈平都出生在湖北天门。1979年,22岁的陈东升考入武汉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后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发达国家研究室,1988年,31岁的陈东升成为了最年轻的副总编,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享受副局级待遇。
陈东升的前妻陆昂是他武汉大学的校友,他们就读同一个专业,师从同一个老师——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两人在长期的共同学习生活中互相产生了好感。于是,一段相知到相惜的爱情故事由此展开。
陈东升的嘉德拍卖创立于1992年。在嘉德拍卖的创立背后也有很多陆昂的功劳。陈东升是那个曝光在众人眼中的老总,陆昂则是在背后帮助陈东升处理很多事情的免费秘书。从公司的运营模式到管理,陈东升和陆昂的交流,碰撞出很多新点子。
嘉德拍卖公司的运营状况日趋稳定,陈东升也有了离开它的想法。1996年,陈东升与刚毕业的孔东梅联手创办了泰康人寿。2000年,嘉德在线拍卖成立,由陆昂经营管理。陆昂说,经营嘉德在线,不仅让自己的经济学专业有用武之地,也圆了自己的艺术梦。
后来,两人在经营思路和感情方面出现问题,矛盾越来越深。2011年初,陈东升终于与妻子离婚,陆昂离婚的代价是获得嘉德的一半股份。此后不久,陈东升就牵手自己崇拜已久的名门之后孔东梅。
根据湖北天门市官方网站上的一条新闻显示,2012年5月陈东升回乡省亲时其妻已经是孔东梅。新闻中还提到:“简洁黑色长裙,知性的短发,高挑的身材,―行人中,陈东升夫人孔东梅十分引人注目。她和毛泽东一样,下巴上也有颗痣”。陈东升还说,他和孔东梅在事业上互相帮助,平时两人在一起很开心。
日前孔东梅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历经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她感到现在的生活虽然很“草根”,但安逸而幸福。如她而言,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和很体贴的老公,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