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斌:以改革把经济运行工作推向新水平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4-08-13 12:12

以改革创新精神把经济运行工作推向新水平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   黄利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我们必须以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经济运行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

一、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律、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现在已有20余年的时间,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这次全会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践上的拓展、认识上的深化和理论上的升华,这一新的定位,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政府和市场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转变和要求,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突破的又一新的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充分,煤电油气运以及流动资金等生产要素保障还需要政府做大量的协调调度,我们的生产调度工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资源配置上也确实存在效率不高等问题,所以当时就有人奉上一副对联,上联是“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是洞”,下联是“借新债、还旧债,债债不清”,横批是“胡调度”。后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物的调度和资金协调等直接调节手段越来越少,但“稳增长、保运行”的任务丝毫没有减轻,我们的工作处在一种“既不能点头、又不能摇头,还得处处牵头、到处叩头” 的状态,我们是在“没有枪、没有炮、只有一把冲锋号,没有钱、没有物、只有一把糊涂数”的情形下,“厚着脸皮、磨破嘴皮、叩破头皮”去开展组织协调的,这些状况既反映出我们从事经济运行工作的同志们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孜孜不倦、顽强拼搏的探索精神,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运行工作所面临的困惑。 

工信部组建以来,全系统上下就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经济运行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经济运行工作的定位也有了新的认识。概括的说,经济运行工作凸现的是她的前瞻性、基础性和综合性,既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基础、前提,又是对宏观调控措施和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及实施效果的跟踪和评价,并通过组织协调和市场引导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通过不懈努力,要素保障协调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引导作用不断增强,运行监测协调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还需要我们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转变,认真梳理和纠正工作中不符合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规则的思路做法,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让市场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强化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工作,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产业发展动力。

二、要进一步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市场供需趋势研判和信息引导,强化市场需求升级导向,严格要素供给管理,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结构比总量更加重要。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我国又是一个工业占实体经济主体地位的大国,制造业产值位居全球首位。但我国还不是一个工业强国,最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排名显示,中国位列第七,日德美稳居前三,韩国第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地区间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内同质化盲目扩张,制造业总体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工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从制造业主要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横向比较看,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的还是轻纺产品以及建材产品,机械电子产品及运输设备竞争力一般,化工产品、精密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竞争力较差(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

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仍然是困扰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突出矛盾,加入WTO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逐年下降,总体上仍然走的一条低水平扩张的路子。

近些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我国部分产品供大于求矛盾日益显现,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产能过剩矛盾表现为周期性过剩与非周期性过剩、总量过剩与结构性过剩、传统产业过剩与新兴产业过剩并存的交织局面。在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仍呈加剧之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提出通过5年努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产能规模基本合理,发展质量明显改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要坚持尊重市场规律与改善宏观调控相结合,加强市场供需趋势研判和信息引导,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要坚持开拓市场需求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强化需求升级导向,培育高端产品市场,促进产能结构优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严格控制增量与调整优化存量相结合,严格要素供给和投资管理,强化资源能源和环境硬约束;要坚持完善政策措施与深化改革创新相结合,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利于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有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体制机制环境。 

三、要进一步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把握经济增长的黄金平衡点,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中必须要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方面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李克强总理在不久前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时也强调,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在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使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保证较为充分的就业,同时要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质增效,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本届政府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明确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区间。所谓“合理区间”,就是有一个下限和上限的概念,“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直接相关,稳增长实际上是要保就业,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7.5%左右;“上限”是防通胀,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不低于3.5%左右。确定了下限和上限,实际上就给社会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宏观政策就保持基本稳定,就要把主要力量放在促改革、调结构上,放在激发市场活力和培育经济内生动力上。合理增长区间还有一个“底线”概念,就是工作中不能滑出的界限,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几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6.9%以上,所以,低于7%这个“底线”也是不允许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从1978年到2012年年均增速达到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只有2.8%。我国高速增长其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以及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经济增长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基本面总体良好。

速度只是一个数量概念,更重要地要看发展的质量。速度下台阶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是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而质量上台阶才是我们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如果速度下来了,质量上不去,我们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而同时,只有质量上了台阶,速度才能稳得住,才是真正有效益的速度。在面临技术水平偏低、资源环境压力加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体制结构性缺陷等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亟需提升工业整体发展质量,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解决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为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内涵式发展。今年以来,多地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积极培育有效需求,提升潜在增长率,使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适应,使经济增速与运行质量相协调。各地在确定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时,一定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工业增长速度,要更加注重调结构、转方式,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要进一步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健全宏观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跟踪监测,不断提高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宏观层面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和预测预警,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另一方面,要密切跟踪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经济运行情况的发展变化,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扶持和服务力度,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和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干预,让市场机制有效调节经济活动,让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投资。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工作,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做得好,可以为宏观调控提供有力依据和支撑,做不好,就会使宏观调控迷失方向、错失良机。经济分析总是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层面展开的,不仅要从宏观层面分析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把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消费、投资、进出口和财政收支、货币信贷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发展变化,还要从微观层面考察市场活动主体的运行状况,跟踪企业销售、盈利、订单、库存和资金等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居民收入、消费、储蓄和心理预期等变化。

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通过微观分析,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宏观经济的认识,及时发现对宏观、对全局有影响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支撑,为制定各种微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使经济政策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宏观分析对微观分析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无论是哪个层面,都要正确认识宏观、把握全局,更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促进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宏观层面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但微观层面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这说明经济企稳的基础还有待稳固,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研究和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帮扶企业共渡难关,真正实现经济运行状况的根本好转。

(此文摘自黄利斌副局长在全国中心城市第45次(株洲)经济运行工作会上的报告)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