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5-10-09 13:21

一、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一)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2014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365.49亿元,增长10.3%,高出全省增速0.6个百分点;县域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34.4亿元,增长19.8%,高出全省2.7个百分点。县域GDP占全省经济的比重达到59.8%,比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40.3%,提升0.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GDP过300亿元的县(市、区)发展到19个,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发展到41个,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个和9个。有7个区市GDP过500亿元,5个区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30亿元。

(二)发展质量有了新提升

2014年,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8.9∶50.8∶30.2调整为18.1∶51.1∶30.8。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995.45亿元,占全省比重为44.8%,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1.8%,高出县域GDP增速1.5个百分点。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发展到310家,对县域工业产业和企业的支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109家,达到12236家。2014年县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2336.1元和1084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11.9%;城乡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1,与“十二五”初期相比,缩小17个百分点。

(三)绿色经济得到新发展

县域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规模进一步扩大,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新开发土地面积20.2万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产业集群实力不断增强,年销售过百亿元的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到39个,增加9个;过50亿元的71个,增加19个。全省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和“五小”企业关停目标任务,县域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较上年分别下降2.37%、3.46%、3.55%和4.69%,县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33%。各地加紧实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河流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绿化、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一批综治工程,涌现出一批生态新城、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

(四)区域经济取得新进步

“一主两副”县域经济继续领跑,其县域GDP增速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占全省县域GDP的36.5%;荆州通过实施壮腰工程,扭转了各县(市)多年来发展滞后、位次后退的被动局面;十堰、恩施利用富集的绿色资源,加快绿色崛起;四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扎实推进,建成一批辐射贫困地区广、带动贫困户增收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特色支柱产业,加快了脱贫奔小康进程,2014年全省减贫69.3万人。2014年县域城镇化率提高到46.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在50%以上的县(市、区)由上年的22个增至25个。

(五)发展环境有了新改善

省级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缩减,新取消省级行政审批事项89项。一批县(市)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开工建设了一批农业、交通、水利、电力、城建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农村公路14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106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4060公里。认真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宽准入门槛,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推进银企对接,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各地积极推出了“助保贷”、“政银企集合贷”等一批金融创新产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一批县(市)组织企业组团成功登陆“四板”。

二、湖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2014年,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12.4%、20.9%、13.7%、19.8%、17.9%,增幅分别比2013年下降2.1、8.9、1.5、8.8、10.7个百分点,特别是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县域稳增长的压力加大。

(二)转型升级难度较大

湖北县域产业基本上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很不够,产业层级不高、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带动作用不明显。湖北是农业大省,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通过深化对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降低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提高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湖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有可为。我国肉类加工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5成,我国水果类加工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4-7成。

(三)发展要素制约突出

对很多县(市)而言,在经济体系中处于资本、技术、人才辐射的末梢,县域内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融资渠道单一,激活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不够,过度依靠银行信贷,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批企业因为资金问题生产经营十分艰难。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现在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县域企业同样面临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湖北省是人才大省,但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中心城市人才多,县域城镇人才少;教育卫生领域人才多,工业经济领域人才少。

(四)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和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畜禽养殖业中废物的排放,农村人口产生的人粪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无序排放,以及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等,使农村生态环境承受的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导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县级政府对经济调控的空间很小,手段不足,能力有限;尤其是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后,县域经济面临着土地供给矛盾、发展空间狭小等制约较为突出。

(五)区域竞争异常激烈

新常态下,省域之间、县域之间的竞争已不单是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综合竞争。我省县域经济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赶上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一批经济强县在全国崭露头角。湖北县域经济总量与全国先进地区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湖北县域经济前二十强的县平均每县生产总值仅只全国百强县平均每县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湖北县域经济前二十强的县平均每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只全国百强县平均每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五分之一。与中部地区相比,湖北的优势也在减弱。在中部地区县均生产总值,河南超过了湖北。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湖北排列末位。

三、推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强化“市场决定取舍”的发展理念,着眼市场需求确定发展定位,把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和政府配置资源的公共性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科学合理配置的长效保障机制。一是健全和完善县域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转移支付;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增长机制;坚持和完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工作。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创新政府投资引导方式,通过投资补助、产业基金、担保体系、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引导更多具备条件的县域企业在“新三板”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三是建立集约用地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标准,尽量利用闲置土地、存量土地。四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放眼国际国内配置资源,以开放的理念、思路、举措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县域经济外向度。

(二)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

湖北省县域经济普遍进入工业化的阶段,绝大部分县域经济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根据产业发展速度的规律,只有第二产业的跨越发展,才能牵引第一产业的跨越发展,才能推动第三产业的跨越发展。要推动产业联合重组,提升产业竞争力。按照集中化、社会化、高度化、集约化的方向,推动县域产业新型化、规模化。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按照“优化结构、创新产品、增强配套、淘汰落后”的要求,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推动轻工、纺织、食品等工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在改善民生、带动“三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构筑新支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快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毫不动摇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比较优势,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完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发展壮大农资连锁、信息中介、农民经纪 人、行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全方位、网络化的为农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发展,发展水稻、小麦、油菜、林木、棉花、蔬菜、干鲜果、肉类及水产品等加工项目,形成规模效应。

(四)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点在城镇。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是产业发展,坚持产业兴镇。要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镇集聚和重组。充分发挥好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努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障碍,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 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乡管理新体制,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五)加快推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要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确保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项目审批、融资担保、城市建设、税费征收、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股票上市等方面享受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政策和待遇。

(六)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

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行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农业产业调整,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完善县域市场体系。加快工业调整,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走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低、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快第三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制定和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武汉科技大学  潘  峰  彭骥飞)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