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2-08-24 13:35
----记河南省豫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俊杰
本刊特约记者 孟海潮 刘 洋
他在豫西公司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使豫西公司走出低谷,迎来了大发展的曙光。他用6年时间让一个负债累累,长期拖欠职工工资,技术人员及一线职工流失过半,干部职工人心涣散,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的企业,重新焕发青春,使之成为豫西乃至河南的一张金光闪闪的建筑“名片”。他,就是河南省豫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俊杰。
河南省豫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三门峡市五县(市)四家一级建筑资质企业之一,现有职工38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下设26个专业施工分公司及项目部,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大型综合企业。王俊杰任公司总经理6年来,企业连续四年获得河南省先进建筑企业、河南省“守合同、重信用”、连年获得三门峡市先进建筑企业、连年被义煤集团命名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两项工程获得全国煤炭行业优质工程、全国安全生产优秀施工企业,2007年获得全国煤炭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项工程获得河南省安全文明工地称号、报送省建设厅两项建设工程安全质量QC小组课题分别获得一二等奖。总经理王俊杰连续四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建筑企业经理”、2006年荣获河南省煤炭工业局“煤炭行业非煤产业先进工作者”、
搏击,激活企业走出困境
“创新为本,实干为魂,是我赢得市场和企业发展的最大资源”。河南省豫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俊杰一语道破企业走向成功的秘诀。
41岁的王俊杰,河南省临颍县人,1987年从工民建研究生专业毕业分配到素有豫西煤城之称的义马市河南省豫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当时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基层锻炼,从技术员做起到副队长、队长、分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到公司副总经理一步一个脚印。在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业处于低谷时期,他所带领和管理的班、队以及分公司,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这期间,他组织施工了3个洗煤厂、3个电厂、水泥厂、河南煤气化工程、洛阳大化纤、河南雅达陶瓷厂、济源金马焦化厂等重点工程数十项,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曾连续八年被公司和上级部门评为先进标兵、劳动模范、青年优秀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2001年4月担任公司总经理,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强化市场开拓,推进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企业信誉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很快在三门峡市建筑业领域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他担任总经理之初,正值公司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企业负债累累,长期拖欠职工工资,技术人员及一线职工流失过半,企业干部职工人心涣散,生产经营举步维艰。面对困境,他既不悲观失望,也不怨天尤人,以积极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从转变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提出了“抓班子、建队伍,聚人心、树形象,求脱困、保稳定,促改革、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引导干部职工摆脱“等、靠、要”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市场靠自己闯,出路靠自己找,困难靠自己解决”的竞争意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扭亏脱困的信心。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扭转了企业被动的局面,公司当年生产经营形势止跌回升,基本遏制了企业亏损的势头。凭着十余年在基层摸爬滚打积累的实践经验,冷静客观地分析建筑市场的情况,切合公司实际,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的企业三步走发展规划。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外拓市场,内强管理,二次创业,重铸辉煌,使濒临绝境的河南省豫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做好企业发展这篇大文章,他决定立足主业,多元经营,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市场开发和营销观念,以市场开发为龙头,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机制和营销体系,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投标工作机构建设,建立快捷有效的市场信息管理机制,完善《工程承揽奖励办法》,提高市场中标率。实施“两轮驱动”战略,制定“立足中原,辐射周边”的市场开发策略。在巩固省内建筑市场的基础上,又先后打入山西、河北、陕西、山东等省份的十几个地区。施工范围从系统内到系统外,从省内到省外,突破了施工区域的局限,拓宽了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近三年来,投标中标率超过60%,合同金额6亿多元。加大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加速施工队伍的结构调整,整合施工资源,整顿劳动组织,构建专业化施工队伍,推进机电安装、装饰装修、机械化施工等专业化施工队伍向一专多能转变,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竞争能力;调整预制构件、建材加工、特种机具等产业的产品结构,开发大型屋面板蒸汽养护、矿用强力皮带扣、高档家俱、空气滤清器等项目,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03年,企业的总产值达16226万元,在2000年8030万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实现了企业“三步走”发展规划。2007年在消化压级压价因素2500万元、材料涨价900万元的情况下,企业累计完成经济总量2.9亿元,完成计划的138%,工程质量一次性合格率100%,优良率50%以上,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目标。
务实,企业员工名利双赢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他始终把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条主线,优化施工组织,强化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坚持文明施工,杜绝了“五大伤害”事故的发生;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合同、质量、安全、技术、财务、设备管理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企业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迈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加快了工程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创出框架结构七天一层主体的企业施工速度新记录。工程质量显著提高,公司信誉不断提升,企业施工水平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企业也由完成任务的生产型向履约经营型转变,合同履约率100%,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工程优良品率不断上升。有两项工程获得全国煤炭行业优质工程证书,一项工程获得省煤炭系统优质工程证书,被河南省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实施管理创新,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新机制。实行项目法管理,推行成本倒算法,强化项目成本管理;加大工程结算、清欠工作力度,确保企业应收账款及时回笼;健全完善招标采购制度,大宗材料和设备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堵塞了管理漏洞,节约了大量资金;严格督查考核,从“严、细、实”三个方面强化考核力度,奖罚分明,落实兑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解决了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先后申报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通过了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企业进入市场获得了“入门证”和“通行证”;他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营造“留人用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他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改善职工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兴建了艺苑生活小区,并被命名为市级文明生活小区;提高职工收入,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从2001年的8126元上升到2002年的8954元、2003年的9967元、2004年的12485元,并补发了2001年以前拖欠的工资,退还了集资款,解决了诸多遗留问题。2007年,在岗职工人均收入1.75万元,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打造企业文化,培养员工敬业精神
他在带领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职工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以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契机,培养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学习能力、道德品质、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适应能力,在倡导打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中,他深知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的理念,要想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首先自己要具备高于他人的政治理论水平,于是在日常工作中,王俊杰始终把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利用理论知识,使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困难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从学习到工作,从生产到管理,涵盖企业各个方面的较为完整的企业理念,初步构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设计确定了企业徽标,制作了宣传画册,工程干到哪里,企业文化就带到那里、展现到那里。扩大了企业的影响,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各种活动、各种宣传,把企业的经营理念渗透到每个职工思想中去,增强职工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主人翁责任感,打造了一批敢打竞争,善于竞争的优秀团队。山西临汾项目部、河北邯郸项目部、焦作项目部、济源项目部等十几个项目部以“安全、优质、快速、高效”在当地创出施工新纪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王俊杰不但热爱工程建设事业,而且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青春、知识和能力献给了豫西工程建设事业,自担任公司总经理以来,以高超的企业管理能力,在行业市场激烈竞争中,企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职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双文明建设得到协调发展。
如今,为了河南省豫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再创辉煌,王俊杰正怀着满腔的激情,带领全体豫西建工人大步迈向未来。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建筑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