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4-05-12 16:19
广西县委书记发百万春节补贴,根据《易经》掐算数额。近日,网友“广西草民”在国内某知名论坛发帖称,今年春节,广西桂林市永福县县委书记黄永跃拍板决定,给全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了100多万元补贴。所有正副处级公务员一律41000元,唯有县长王芳是32000元,因为其晚来赴任。至于这两组数字的来由,是黄书记根据《易经》掐算出来的。该书记笃信《易经》,平时办事和出行都要先查阅黄历。(5月6日《北京青年报》)
禁止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规定早已有之。此事发生在中央四风整顿和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更有顶风违纪之嫌。事情的性质和严重性不言而喻,网络一曝光、后果很严重,这位县委书记想要全身而退恐怕很难。而最值得拍案惊奇的是,津贴数额的确定,竟然是书记“根据《易经》掐算”。只可惜,该书记虽然笃信《易经》、能掐会算,却依然“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自己虽煞费苦心,却还是东窗事发,成为一大笑料。
纵观事情经过,有一些细节也颇耐人寻味。一位县委常委回忆,发钱之前,县委书记黄永跃通知几个当时“在家”的常委,去他那里开会“碰”一下。“到了之后,他就告诉我们,准备给大家发放一笔‘过节费’,具体数额是多少多少!当时有人嘀咕说‘这会儿还能发吗?’书记笑了一下,算是回复。”这位县委常委透露说,说是开会研究,其实只是通告一下罢了。因为平时书记惯于“一言堂”,大家已经习惯了。“至于这笔钱是否该发、该发多少,没有人敢当面反对提出质疑!”上百万的钱,县委书记一个人说了算,公款糟蹋起来也太容易了点儿。由此也可以看出,县委书记平时在县里是如何的一言九鼎、说一不二。
根据常理,上百万的钱从哪里来、怎么悄无声息地发到官员的手里,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中也有不少制度和单位掣肘。最起码,也要经过人大审批等程序。但所有的难题,在县委书记发话后却都不是事儿——从县财政拨款,到最后打入个人工资账户,这笔“顶风”发放的违规补贴经过了“两级跳”过程:第一步,是由县财政打入几家“单位账户”;第二步,再由所谓“单位往来、单位3家”,于次日逐一分发转到享有一定职务的正副县职本人的工资户上。为了贯彻领导的指示,多家单位通力合作,体现出了极强的协调能力和极高的工作效率。只可惜,这一切都用在了为领导谋福利上,而未能用在为人民服务上。
随便一句话就可以违规发放百万津贴,随便运作一下就能绕过所有的制度和监管。为什么在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官员的闪展腾挪下却如此的简单?说到底,不受约束的权力才是县委书记真正的“易经”,这个“易”是容易的“易”——只要权力在握,就能专权跋扈、视法律法规和制度如无物,再难的事情也可以轻易做到。近年来,一直有专家呼吁限制县委书记的权力。很多违规违纪甚至违法案例都再次提醒我们: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跑偏、失控,成为官员牟取私利、满足私欲的工具。唯有将权力关进笼子、真正筑起制度的防线,官员们才不会一部“易经”走天下、干什么事情都易如反掌。( 乔志峰)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