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退出统一高考是教育进步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4-05-19 16:32

   5月17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参加杭州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时,向记者确认,全国执行高考新方案,不会在2016年,而是2017年。语文、数学在新高考里,份量加重,这是两门必考科目。而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5月18日《钱江晚报》)

   事实上,早在2013年年底,教育部披露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时,就透露了“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的改革目标。因此,顾明远此次表态,只是印证与解释了“英语将退出统一高考”的说法,明确了这一改革的时间表。

   英语退出统一高考是招生考试改革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总体教育改革的需要。学以致用是中国教育的最基本原则。而经过多年的探索,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些学生的“鸡肋”,特别是高考要考英语,考不好将影响总体高考成绩的问题,这无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符合致用原则。当用不上也得学,明明感兴趣的、最需要的是俄语,却不得不为了考试而学英语的时候,教育明显就已经偏离了目标,成了机械式、教条式的灌输。

   而打破英语统一高考的模式,以学生兴趣为基础,以“用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为学习前提,符合学习是自觉的自我完善活动的属性。特别是在中国国际化、世界一体化等发展现实中,学习与掌握外语,学习和掌握哪一门外语,显然都已经成了人们的一个基本的、自主的选择。换言之,就算你不督促、不考试,该学的英语的人们自然会去学。统一考试已经没有了必要。

  最为关键之外显然在于,英语退出统一高考打破了应试教育体制,有利于素质教育,并且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英语退出统一高考并不是完全不考,而是改为社会化、分次化的考试,然后进行成绩综合评定。这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如果这一尝试成功,此后无疑也可以在其它学科进行推广,然后通过逐一打破统一考试的方式,最终全面破除“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体制。

  考试只是一个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考试明显不是教育的目的。特别是高考制度中,“一考定终身”的无奈事实,将一个学生的多年所学、综合能力等用一场考试来评价,实在是有些过于简单和草率。因此,英语将退出统一高考的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利好,是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是教育的进步,也将是社会的进步!(作者:刘鹏)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