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拒绝“烟幕弹”,也不需要“定心丸”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4-05-30 11:58

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在广州、深圳等地的相关楼市座谈会上,住建部的官员直言:“地方确有自主调控的权利,但并不等同于放松限购,有些该坚持的政策必须继续执行,放松限购可能会给市场传达错误的信号,即认为国家又要开始新一轮救市,中央不愿看到这样的舆论导向”。(5月24日《华夏时报》)

2013年,中国楼市在持续强硬了十数年之后,开始出现了疲软态势。进入2014年,一些开发商在硬撑了一段时间之后,实在无法忍受成交量持续低迷的冲击,开始降价和变相降价。按道理说,这是中国连续8年进行楼市调控之后,房地产业开始回归理性、自挤泡沫的表现,同时也是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

然而,楼市刚刚有所降温,一些开发商刚刚想要降价,不少地方政府却坐不住了,有的甚至偷偷出手救市。弄得开发商都不得不感叹“房价还没怎么降,政府比我们还急”。直到5月下旬,有媒体甚至放出消息称:“住建部人士确认,除北上广深之外,其他城市的限购政策可以自行调节,尤其是库存过大的地方,但不会明确发文”。乍一看,这是中央也坐不住了,开始救市的信号。但很快就有相关人士出来“避谣”,称发表此言论的是住建部前官员,“目前已退休,不能代表住建部的声音”。

如果说,“地方可以自行调节限购政策”是一个楼市“烟幕弹”的话,那么“中央不愿看到这样的(救市)舆论导向”,无疑就是一颗“定心丸”。很明显,中国楼市、中国房地产绝对不需要“放松限购”之类的“烟幕弹”。因为这样的“烟幕弹”不仅影响公众的预期心理,更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而同样的道理,中国楼市、中国房地产,也不怎么真的需要所谓的“定心丸”。因为一方面,一些“定心丸”一贯有“假药”之嫌,其并不能发挥定心作用,甚至有时候,民众刚刚“口服”完专业人士的“定心丸”,“谣言”就成了现实。另一方面,楼市和房地产业更需要的,并不是频频地去吃“定心丸”,而是目标的明确、思路的清晰、政策的明朗、政企的分开,是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就放手的政府管理与调控理性,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摆脱楼市依赖的决心和举措。

具体而言,无论给公众吃多少“定心丸”,要楼市回归理性,要房子不出现价格与库存量“齐飞”的不正常现象,都不如政府部门从三个方面放手或者出招:一是尽快摆脱土地财政依赖,摆脱被房地产业绑架的处境,同时也摆脱推高房价、与民争利的恶名;二是进一步减免针对房产的相关费用和税收,走出地方经济依赖房地产业支撑的不正常发展之路;三是做好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弄清楚什么是该管的,什么是不该管的,然后管好该管的、放手不该管的,避免“政府比开发商还急”的不正常救市行为的出现。(作者:刘鹏)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