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疯子”郝赛:“机器人”将让电力告别安全隐患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5-10-10 13:18

盛势光电通平台台长侯久军为郝赛(左)颁发首届光谷“光电之星”创客大赛二等奖

郝赛的团队成员工作图

 

郝赛接受盛势通光媒体记者采访


从好莱坞科幻大片到落入现实凡间,机器人用了足足80年。从结果倒推,这个孤独发酵的过程物超所值:仿佛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奉机器人为“座上宾”,各国政要将其列入红头文件,科技巨头赶着趟挖人才,一线工厂风靡起“机器换人”潮,老百姓开始萌生“机器管家”畅想。

狂热的外衣下,包裹的是一颗“科技心”。站在三次科技革命垒砌的金字塔顶端,普罗大众对更有用、更智能的工具抱有期许,科技界的技术积累刚好到达“临界值”,二者一拍即合,催化了“机器人”在人间的第一声啼哭。

自本世纪初落地,这名“新生儿”从不缺拥趸。被称为“看不到天花板”的朝阳产业,机器人产业早在野蛮生长时期就吸引了大批掘金者。近几年,郝赛和他的巨东团队,也代表“中国·武汉”加入了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更确切的说,郝赛与机器人的缘分,更像一场预谋已久的久别重逢。“我从小就不安分,喜欢研究各种电子和机械,自己搞些小发明创造、发明各种理论,也误打误撞闯出了一点门道”,郝赛随意拉开一把椅子坐下,以自嘲作为开场白。

常被外界贴上技术疯子、创业狂人、冒险分子的标签,这个80后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好——“那些创造性、自主意识极强的部分,拼凑出一个能做机器人的我”,郝赛望了一眼背后那面摆满零部件的铁架子。对他而言,那不只是机器人的“身体”,也是他天生爱折腾的梦想归宿。

郝赛和他的机器人故事,得从光电讲起。

第一部分:告别电力危险  高空试验机器人“大显身手”

你能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吗?某地发生电力故障,现场空无一人,仅有一只小机器人绕着电线爬上爬下,迅速锁定隐患、细心维修、原路返回,全部动作只需要千里之外的某台电脑下达一个命令……类似的超前体验,是郝赛机器人梦的第一步。

为何把机器人研发的触角优先伸向电力行业?郝赛解释,这款机器人解决的是电力试验高空作业的痛点——“感应电伤人”。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因全国电力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达53人,近6年来平均死亡人数为45人。据介绍,机器取代人工,可让电力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值直降为0。

这只是“一石三鸟”的开端。除更安全外,从实验室走出的机器人还将更高效、更智能。郝赛描述道:“机器人的操作是程式化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速度、精确度、做工完成度进行优化,智能化的可拓展性也会更强。”他这样畅想:未来人坐在办公室,机器人在变电站现场巡检、自动试验,实现真正的智能电网。

畅想再美好,也需靠技术撑起骨架。郝赛把“机器人”技术理解成一个大杂烩,是最前沿的机械、电子、软件、传感器、运动学、数学建模等知识的累加,更像研发人员综合能力的“一次大考”。难上加难的是,相比于普通的室内工业机器人,郝赛研发的高空试验机器人作业环境在户外,对户外视觉、户外非规则运动、对于突发状况的自我处理机制、保护设计等方面要求都极高。为了恶补技能,翻墙国外网站、查看翻译软件成了郝赛的家常便饭。最让他自豪的是,“我们的机器人运用的是最新的三维建模算法,全部都是自主知识产权,这点肯定走在了行业前沿”。

截止目前,依托现有技术,郝赛和他的团队已成功研发出Ihand-1、Ihand-2两代高空试验机器人,第三代产品正集中攻克通讯、3D激光建模等技术,搭建“智能化”的基础,预计2016年2月份正式走出实验室。显然,比起赶进度,郝赛更在乎产品完美度:“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得一代一代做,把步子踩踏实”。

产品还在实验室打磨,并不妨碍推广的提前“排兵布阵”。“目前推广时间表已经规划到了第七代产品”,郝赛脑海中的地图早已成型:“我们分三步走,第一步要打通河南、安徽、湖北、江苏、浙江、上海这些地缘相近的区域,应用于以电力为主的产业中去,预计明年2月正式启动。同时,第二、三步的推动随后紧跟启动”。可以预见的是,若推广顺利,第一步拿下一个省,则意味着至少1600万的销售额,产业裂变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在通往市场春天的道路上,还有一个“小花絮”。不久前,一个建筑公司老板主动找到郝赛,希望帮忙研发一款自动砌砖的机器人,解决年轻劳动力短缺引发的“招工难”问题。“他前前后后找了好多家,只有我们这的技术是最成熟的”,郝赛的“技术控”情结,开始有了现实世界直接的反馈。

第二部分:机器人产业“卡位战”  武汉不能“不温不火”

郝赛的高空试验机器人,投放到武汉·光谷的机器人产业这块大幕布之上,只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小点。这个小点,一步步裂变、成长,倚赖于幕布的同步扩大。这意味着,武汉的机器人产业体量扩大和资源盘活,表现不能像现在“不温不火”。

据最新数据,目前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预计到2015年,国内需求总量将达3.5万台,占全球的16.9%,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这场以城市为单位的“卡位战”,武汉的布局并不占优:共30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绝大多数是做机器人集成或者零件组装的“武汉制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武汉创造”。此外,机器人应用也未形成明确的战略部署。

相较沿海一线城市的“倾城之力”,武汉为何脚步滞后?浸淫在这种产业氛围之中,郝赛试着从自己角度做出解释:“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首要解决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用工荒’问题,市场需求量大,自然带动了生产热度;另一方面,从自身基础来看,武汉的工业环境不能很好拉动投资热情,促进研发和生产应用”。

然而,更可怕的落后不是技术,而是意识。郝赛认为,目前武汉培植人才、政策引导的“意识”仍然缺位。在他看来,可以两头并重抓发展:“在人才端,本土培植和外地引进相结合,有了人才有机器人研发的根基;在政策端,确定城市研发重点方向、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引进牵头人帮助决策都是迫在眉睫的事”。

郝赛眼中,此时的武汉机器人产业像一汪平静的湖水,过于平,缺乏静生气。他正在振臂疾呼,和其他关照这个产业兴衰的热心人士一样,想把这个浪搅起来。“搅起了浪花,大家经常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就会诞生更多的创新,研发起来更起劲,更多的人愿意加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培养了人才,诞生了新技术,产生了新产品”。

他把这个“浪”,寄托在共享数据库的建立上——“共享数据库是一个研发初级创意数据的集合,大家都可以调出数据,从中学习,深入研发,并经常性的更新数据库,给后来人提供借鉴,这样研发者有更多刺激思维的地方,致力于机器人方向的大学生从中学习,少走弯路,这个数据库也可作为武汉吸引机器人研发人才和投资的软实力”。想归想,郝赛也知道,做这个事“不是一日之功,还是得靠政府牵头”。

未来的机器人产业版图中,武汉能分到多少羹?作为产业人,郝赛正在“等风来”,毕竟有改革才能吃到甜果子。(作者:王锋琪 尹昭)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