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溯源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3-04-02 15:13

   扫墓

  清明节主要是祭祖扫墓。清明扫墓,是表示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据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把当时清明节扫墓的情况写得很具体。其实,扫墓在秦朝以前就有,但不一定是在清明这个时候,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南宋诗人高翥在《清明》诗中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旧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他对清明节扫墓所发的感慨。

  踏青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玩。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文人在游历时还留下了佳话。据《唐诗纪事》载:"(诗人崔)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 '诗于其左扉"。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此故事被后人不断演绎,成了脍炙人口的优美的爱情故事而流传千古。

  插柳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民间传说与宋代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歌妓们爱其才华,以能得到柳永的词去演唱为荣。柳永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任小官,最后贫困而终。死后家人连墓葬费用都拿不出,还是歌女们集资才将他安葬。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即《帝京景物略》中的"趋芳树"。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就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放风筝

  风筝,亦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据说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之为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时,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后世遂以风筝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说的就是儿童放风筝的情景。

  荡秋千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活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一直流传至今。据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引《古今艺术图》的注可知,"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战,以习轻戏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元人熊梦祥编纂的《析津志》中也有记载:"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唐代诗人王建的《秋千词》"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足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就形象地描写了当时女子荡秋千的全过程。(余春明)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