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弼马温”的岂止是“访民主任”李华成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4-08-19 16:07

    2013年10月,成都青羊区信访局推出新举措,聘用访民李华成担任“信访调解室主任”,调解、抚慰访民情绪。信访局称李的上访经历令他更了解访民心态。但这一创新只持续了4个月,工作的无力感、访民朋友的疏离以及意识到自己也是维稳对象后,李华成辞去了这一职务。(6月26日《新京报》)   

    李华成总结自己从访民到“信访主任”,再到访民的经历时,有一句话很经典,他说:“其实我是弼马温”。这句话中透出的,一方面是其相信信访,同时又怀疑信访的心态,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无疑则是深深的无奈。拿与李华成相熟的另一位访民的话来说,这种无奈就是“自己的屁股还流着血,却要去给别人治痔疮”!   

    李华成这个“访民主任”,有官无权,有心无力,注定了是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问题的,也注定了是干不长久的。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显然是,有职无权、有心无力的,又显然并非李华成一个,信访局以及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的信访部门,还有信访部门的干部官员等,事实上个个都是“弼马温”。他们都只不过是民众与权力行使者之间的一个沟通渠道。正如李华成的总结之言“信访只是为访民搭建了一个向政府传递信息的平台,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权力。”   

    因此,民众有问题、有不满、有冤屈,能走司法程序的,就别对信访抱有太大幻想。而要想信访成为真正的官民沟通渠道,能够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还有必要赋予信访部门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权力。比如不妨赋予信访部门督促与催办相关信访案件的权利,比如让信访部门在一些政绩考核工作上,有一票否决一些政府实权部门的权利等等。   

    但归根结蒂,信访只是个“弼马温”问题的根源,明显在于民众权利和利益无法得到根本尊重的整体制度体系。比如一些官员的帽子从来都是上级决定的,而不是真正由民众决定的等等。公民私权在行政公权面前、民众权利在政府权力面前,无疑都还是相对比较弱势的地位。政府和官员权力这只“老虎”没有被关进制度和法律的“笼子”里,信访部门用一根“细麻绳”牵着,“老虎”就能变听话了吗?由此可见,训服“老虎”,将权力送进制度笼子,用法律做基础,让其和民权平等对话,这才是民权得到尊重的根本希望之所在,也才是避免“访民主任”成为“弼马温”,信访局也不过是“弼马温”等问题的根本!

(作者:刘鹏)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