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杰:古典诗词胜似好风送我上青云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6-04-12 18:27

古典诗词胜似好风送我上青云

──“武汉大学企业决策者高级研修班”《古典诗词与当代企业人才素养》课后感悟

《企业与企业家》杂志总编  宋克杰

2016年3月19-20日,正值百年武汉大学春色满园,樱花怒放之时,由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与武汉大学联合开办的“武汉大学企业决策者高级研修班”,特意邀请武汉大学博导李敬一教授开讲《古典诗词与当代企业人才素养》课。作为此次高级研修班的组织者之一的我,与百余名企业家学员一起,一边跟随李敬一教授摇头晃脑的吟诵经典古诗词,一边兴致勃勃的观赏秀美鲜樱花,真是别具一番情趣。

李敬一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和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主讲过古典诗词系列专题,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在课堂上,李敬一教授激情澎湃,长歌短吟。从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讲到南宋无名尼的《梅花》“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从“初唐诗的华美、盛唐诗的壮美、中唐诗的精美和晚唐诗的凄美”,讲到“南唐词、北宋词和南宋词的豪放、婉约与悲凄”。整整两天,李敬一教授带领我们在瑰丽浪漫古典诗词的海洋中徜徉,引导我们向雄伟恢宏传统文化的峻岭攀登,既丰富了我们的古诗词知识,又陶冶了我们的正能量情操,的确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感悟之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他认为应该把这些经典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使之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毋庸置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指示高屋建瓴,寓意深远。然而,为何将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上升到“基因”高度的问题,我们还有些是懂非懂。课堂上,李敬一教授引用了大量的经典古诗古词,深入浅出解惑释疑,声情并茂指点迷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指示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孕育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而中国人自古以来既重视诗歌的审美价值,更注重诗歌的社会功能,形成了“言志”与“载道”的优秀传统。因此,中华民族精神是包括古典诗词和古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不断积淀和升华的产物。比如,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即对乡土、国家执著的热爱,这在古典诗词和古文等传统文化中都有特殊的充分的反映。中华民族正是在诸如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情怀和思想的浸润下,涌现出了众多民族英雄,创造出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业绩。所以,以爱国主义、民本主义为主旋律的古典诗词,不仅是炎黄子孙的心灵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不仅是传习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感悟之二:古典诗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

据史料记载,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就产生了以四言为主的诗歌体式,留下诗歌总集《诗经》,贵族交际和使臣应对也每借《诗》来表达,以至孔子有“不学诗,无以言”的感慨。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作家屈原,以他的杰作《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伟大传统;唐代有2000多名诗人留下的诗歌,经近年学界仔细清理,有4.7万首之多(李敬一教授说有五万多首);而前后不到100年的元朝,刚编成的《全元诗》竟收录14万首作品;清诗数量更是无法估量,现存1万多名作者的4万多部别集,加上上千种总集,最保守的估计也有几百万首。许多典故、逸事都表明,华夏民族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民族,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并自古以来就有诗教传统。古典诗词内涵丰富,几乎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中国人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一部古典诗词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历史。据此,如果把中国的经济社会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那么中国的古典诗词就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是先贤留给我们的无比丰富的精神财富。如果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话,古诗古词便是“金池银池”;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一张精美名片,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仅许多普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的古典诗词兴趣浓厚,连不少发达国家的政要与中国交往时,也都要“秀”中国古诗古词古文作为见面礼。据李敬一教授举例:尼克松:“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主席词《满江红》)”、里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诗)”、老布什:“轻舟已过万重山(唐诗)”、奥巴马:“温故而知新(《论语》)”,等等。

悟之三:古典诗词是培育现代文明的生动教材

过去,有些人认为古典诗词离现代太遥远,与我们的生活关联不大。课堂上,李敬一教授引经据典,证明古典诗词不仅与现代人近在咫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培育现代文明的生动历史教材。首先,古典诗词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科普知识。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阐述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其次,古典诗词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社会生活,成为重要的时尚元素之一。无论旅游或外出、无论逢年过节或探亲访友,都会情不自禁的吟诵或书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古典诗词已经成为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无论是在微信、微博,还是在各大网站上,以及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古典诗词的身影处处可见。例如新闻报道,就不乏以古典诗词作标题的范例。连我这样吃过几年军粮的赳赳武夫,也常在撰写的报告或文章中,故弄风雅的以古典诗词命题。比如此次高级研修班的同学、武汉九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远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任职央企三九企业集团时,响应党中央“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的战略部署,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邹远东通过考察先后兼并了以湖北为重点的中南五省二市国有企业55家,资产达70多亿。邹远东为这些企业注入了先进的企业机制和企业精神,盘活了一个个濒临破产的国企。面对亚洲金融风暴,为了确保这些国有企业能有更好的发展,邹远东又四处奔波考察,选择国内行业龙头,耐心地做工作,将一个个优质企业“嫁”了出去,使这些国有企业乌鸦变凤凰。为了宣传邹远东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企业家精神,我写了一篇题为《兼并划转总关情》的文章,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转载。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借用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诗中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更重要的是,古典诗词自有理万千,教化我们立身立世,规范我们道德品行。例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反映传统知识分子向往理想人格、追求大丈夫浩然之气的名言佳句,一直激励着我们发扬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再如,中唐时期刘叉《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中“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的诗句,大意是我把宝剑(“一条古时水”)赠给你,希望你带着宝剑走天下,保家卫国,千万不要拿着宝剑,为了小恩小怨,就和人刀光相见,告诫我们“小不忍则乱大谋”。综上所述,经典古诗古词无论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都发挥着正能量作用。

感悟之四:古典诗词是中国当代人才必备的重要素养

我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对古诗古词古文情有独钟,对古诗古词古文不仅热衷学习钻研,作诗赋词,而且注重学以致用,付诸实践。

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对古诗古词古文学用结合的突出代表,非毛泽东主席莫属。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而且是杰出的书法家、诗词作家。据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查证,毛泽东主席生前作诗赋词150余首。据说,毛泽东主席四五岁时就开始学写诗词。13岁那年,因违反校规,老师为惩罚他,出题作诗《赞井》。毛泽东沿井转了两圈,就口占出一首五言诗: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毛泽东主席这150余首诗词,首首佳作,句句珠玑,其代表作《沁园春•雪》更是不同凡响。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堪称千古绝唱。毛泽东主席也是对古诗古词古文学以致用的典范。在战争年代,毛泽东主席运用古诗古词古文排兵布阵,决胜沙场;在建设时期,毛泽东主席运用古诗古词古文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中国面临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激烈斗争的“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形势下,毛泽东主席据南宋诗人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与陆游所写《卜算子•咏梅》大相径庭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这首词中,毛泽东主席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在新时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对古诗古词古文学用结合的佼佼者要数习近平总书记。据媒体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就喜好吟诗赋词,从政后,更是作诗填词不断。2014年3月18日,《河南日报》在头版报眼位置刊登了一首习近平的旧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这首词原载于1990年7月16日《福州晚报》一版显要位置,习近平当时刚刚履职福州市委书记两三个月。“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这首感情真挚的旧作,可以说是习近平对焦裕禄精神的真切表达。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他在兰考考察时,还亲自朗诵了这首追思焦裕禄的词,表示“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习近平公开发表的诗词不止此一首,《福州晚报》前值班副总编回忆,除这首词外,习近平在履职福州市委书记期间,还曾在《福州晚报》上发表过七律诗等。习近平总书记在运用古诗古词古文治国理政时,更是融会贯通,挥洒自如。如,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和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的讲话中,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就是取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又如,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就是取自李白的《行路难》,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所引用的不同经典古语和名言,充分展现出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

上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古诗古词古文的重视程度,充分说明古诗古词古文是中国当代人才必备的重要素养。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家,应向党和国家领导人看齐,象他们运用古诗古词古文治国理政那样,运用古诗古词古文治企理财,传承古诗古词古文等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丰富文学内涵,以此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更好地服务人民,更多地回报社会。

 

 武汉大学盛开的樱花


宋克杰在武汉大学品古典诗词,赏秀美樱花

宋克杰简介

宋克杰(笔名:刻捷、颂公),男,湖北省天门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编审。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第三师政治部负责人,是闻名全军的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改革的发起者、组织者、推广者之一,为此,多次立功受奖。解甲转业地方后,先后盘活或创办了三家经济类期刊,并先后担任过这三家经济类期刊的主要负责人及终审,现任国家工信部全国中心城市经济运行工作期刊《企业与企业家》杂志总编辑及终审。截止2015年底,共撰写文章300余篇,并先后出版过《沉与浮》、《企业深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翻越界岭》、《从企业老总到科学家》、《酶法多肽之父传奇》等九部著作,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