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湖北铁路集团 责任编辑:admin 2025-08-09 11:34
2025年8月6日,一列满载51个汽车散件集装箱的中欧专列,从香炉山站铁路专用线缓缓驶出,驶向哈萨克斯坦。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湖北铁路集团、中铁集装箱公司、武汉新港海关的协调组织下,中欧(中亚)班列在香炉山站实现“直接报关、无需中转、一票出海”,正式成为湖北省内继吴家山站之后的第二大中欧班列始发站。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是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在香炉山站始发中欧(中亚)班列的有关部署,也是落实中欧班列武汉集结中心建设的有力举措,不仅为湖北与中亚、欧洲的经贸往来铺设了更高效的“钢铁丝绸之路”,更彰显了区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一、多方协同发力,铸就“直通”新优势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武汉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调研推动,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指导,协调解决口岸通关等问题,铁路、海关、码头等多部门协调推动,首次实现中亚班列在香炉山站“一票出海”。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通过优化运输组织,调配充足运力资源,确保班列准时、高效发车;中铁集装箱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一站式”集装箱服务,保障班列安全;武汉新港海关则推出“提前申报”“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实现货物“秒放行”;武汉CSP码头和湖北铁路集团国际联运公司紧密配合,以“长江水运+中亚班列”无缝衔接的模式,组织货物直接在武汉CSP码头上岸装车。多方的紧密配合,彻底打破了传统中转模式的时间与成本瓶颈,让香炉山站成为中欧班列“直通化”运营的标杆。
二、“直通”背后:效率与成本的双赢
过去,通过长江航道集结武汉出口中亚、欧洲的货物只能通过吴家山站发运,中转不仅耗时数日,还增加了物流费用。如今,香炉山站直接报关、无需中转的模式,使运输时间缩短1-2天,综合成本降低约15%。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这不仅是物流效率的提升,更是竞争力的飞跃。以此次长江水路集结过来的汽车零部件为例,其通过香炉山班列出口的货物,从生产到交付中亚客户的时间大幅压缩,订单交付率显著提高,市场响应速度赢得国际客户认可。
三、积极作用:湖北开放型经济的“新引擎”
香炉山站升级为中欧班列湖北第二始发站,是湖北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它强化了武汉作为中部物流枢纽的地位,与吴家山站形成“双核驱动”格局,辐射范围覆盖鄂东、鄂南及周边省份;另一方面,它为湖北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助力高端装备、农产品、电子产品等“湖北造”产品加速走向全球。
四、未来展望:构建“直通全球”的物流网络
从“中转站”到“始发站”,香炉山站的蜕变,是湖北开放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可以预见,香炉山站将成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连接世界的“黄金支点”,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它以“直通”为突破口,打通了国际贸易的“最后一公里”,更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为企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未来,随着中欧班列网络的持续完善,将书写更多“货通全球”的精彩篇章,成为湖北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来源| 湖北铁路集团
整理编辑| 湖北省企联综合部
编辑| 晏怡芮
编审| 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