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捷环洲:致力打造汽摩配供应链国内一流品牌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2-08-25 14:25

  一、概况
    2001年6月,浙江省玉环县7家钢材经营企业的业主们签订了联合重组协议书,走“同行业倒旗联合重组”之路,“浙江环洲钢业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台州市体改委称之为“台州的一例典型,也是块状经济走向整合的一种模式”。2004年,企业首次进入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2005年末,浙江环洲钢业又一次进行了横向联合,经股权重组,“中捷环洲钢业股份有限公司”亮牌浙江。企业相继进入了省重点流通企业、重点批发企业20强和中国中小企业1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第372位,金属内外贸及加工、配送、批发、零售第12位。2009年9月,中捷环洲钢业又改制为“浙江中捷环洲供应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中捷环洲优钢(棒材)销量跃居国内第一位。今年6月,中捷环洲荣获“国家AAA级综合服务型企业”称号。
    二、背景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玉环县的第一支柱产业,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中国汽车业也深受其影响,玉环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国内占比逐年下降。
    从2007年到现在国内钢铁市场大的调整共11次,其调整时间,调整幅度均有其不确定性,来得太突然。过去的这几年,钢材贸易领域的教训尤为深刻,值得反思。几年来,钢铁市场变化诸多,有钱、有货也可能赔钱。钢厂定价的依据已经变得多元化,目前大钢厂是钢材价格的制定者,按月调整钢材价格。钢厂可以掌握经销商的提货成本,但是贸易商到底以什么价格销售出去,钢厂无法控制。铁矿石价格已成为钢材现货价格的“风向标”。钢材期货在钢贸领域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导致目前很难单独从钢材的供求关系上判断价格走势。
    面对市场的异常严峻形势,中捷环洲及时提出了“稳健经营,创新模式,实现中捷环洲的全面恢复与转型升级”的经营指导方针。
    最近,中捷环洲在讨论“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编制时,又提出了“致力于打造汽摩配供应链国内一流品牌”的目标。
    三、做法
    1、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母子公司管控”体系,组建“供应链集团公司”
    在2006年,中捷环洲就开始推行“母子公司管控”模式,通过投资、经营计划、审计、财务、人力资源和信息等六条职能管控线,切实提高管理效能。
    中捷环洲先后将7个事业部改制为控股子公司,配套建立职能管控体系和法人治理结构。子公司的领办者的选拔和任用,实行了开放式、市场化的办法,有的从系统内部选拔,有的从合作方、钢厂等多种途径引进。同时,也让部分经营骨干先行获得“劳者有其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对于中捷环洲降低全球金融危机受影响程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去年,中捷环洲下属子公司全部盈利,其中3个子公司创造了月月盈利的纪录。
    推行“母子公司管控”模式,也加快了中捷环洲的集团化进程。去年9月,“浙江中捷环洲供应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运行。
    组建“供应链集团公司”,旨在往上游拓展资源渠道,向钢铁产业的原辅材料生产、供应等方面的延伸,往下游则拓宽营销空间、钢材加工与配送等服务得到迅速发展,以此稳定资源供应和销售渠道,抢占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2、调整经营策略,做专 “汽摩配棒材贸易加工”,实现“优钢(棒材)销量”国内第一
    在2006年8月召开的“环洲钢业成立五周年庆典暨现代物流战略发展规划研讨会”上,中捷环洲就提出了“十年三步走”的总体战略框架。按照战略规划要求,中捷环洲将以中捷集团发展战略为基础,以大麦屿港中捷环洲1.5万吨(兼顾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大麦屿金属物流中心、解放塘加工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基础实施为依托,坚持金属材料贸易与物流产业相互融合,联动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构建区域分销网络、物流节点网络、电子信息网络、加工配送网络等四大网络为运营平台,做大做强金属贸易业,做深做透流通加工业,延伸发展企业物流、行业物流和社会物流,将中捷环洲打造成立足玉环、扎根温台、面向国内外,集金属贸易、流通加工、仓储、码头装卸和现代物流配送与信息服务等物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
    几年来,在钢材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面对国内钢铁流通行业基本格局的现实,中捷环洲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选择“汽摩配棒材贸易加工”的细分市场,力求做专做大做强做优,塑造“中捷环洲”在汽摩配棒材贸易加工领域的品牌形象。
    解放塘加工配送中心是中捷环洲浙东南棒材加工配送基地,直接辐射温台两地,是最大的“棒材配供超市”。近几年来用于初加工设备更新,深加工设备配置,加上扩建电力设施,共追加投资1500万元。今年上半年解放塘加工配送中心棒材加工规格品种达6000多个,月加工量已突破1万吨。与此同时,今年球笼毛坯产量也可望突破500万只。
  中捷环洲在网络布局上,坚持“立足玉环,扎根温台,覆盖浙江,挺进长三角”,并把打造“第二环洲”、“第三环洲”列为工作重点。今年初,中捷环洲整合原杭州国联公司,杭州分公司,上海办事处和无锡办事处,成立了“浙江中捷环洲金属有限公司”。该企业作为打造“第二环洲”的重要载体,中捷环洲在人、财、物及业务安排上给予了特别的倾斜。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5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5%。杭州的加工配送“基地复制”的投资计划正在调研中。
    去年,中捷环洲优钢(棒材)销量跃居国内第一。今年上半年,中捷环洲钢材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75.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2%。
    3、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向现代流通转型,打造“长三角汽摩配制造业供应链方案的提供商与运营商”
    上拓资源。中捷环洲积极构建与上游钢厂的战略联盟关系,并且总部与子公司有统有分,责任明确。浙江中捷环洲金属有限公司密切厂商关系,从供应铁精粉、钢坯等原料到代理销售其钢铁产品的产销一体化,分销省内外。特别是结合下游客户的需求,还采购钢坯,通过本地钢厂再加工棒材供应市场。 中联物流。大麦屿港中捷环洲1.5万吨(兼顾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工程已于今年4月正式开工,计划工程总概算为2.23亿元,陆域面积为200亩。中捷环洲依托大麦屿港口和沿海大通道,通过大麦屿金属物流中心、解放塘加工配送中心等金属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直接辐射温台沿海产业带。其中大麦屿金属物流中心,是临港型物流中心,既是上游钢厂在浙东南地区的区域分拨配送中心,又是本地生产企业原材料的供应和配送中心,货运配载中心。中捷环洲组建的台州捷特物流有限公司,并与社会物流机构实行功能互补,与之相配套。
    下建网络。“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玉环,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800家。而温台地区有多个“国字号”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捷环洲销售中心设立在玉环,与之相连接的还有中捷环洲(台州)金属有限公司和中捷环洲(温州)金属有限公司,在浙东南区域形成了“金三角”。同时,与此遥相呼应、南北联动的,就是地处杭州的浙江中捷环洲金属有限公司,实施“五指”战略布局,直接辐射“长三角”。
    四、亮点
    1、“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争创一流”,是中捷环洲的灵魂。无论是环洲钢业公司初创时,一举成为“块状经济走向整合的一种模式”,或者是由于推行“母子公司管控”模式,上下联动,有效地降低全球金融危机涉及的受影响程度,或是通过体制和组织的创新,带动了企业战略、营销、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都离不开中捷环洲企业精神的助推。
    2、选择“汽摩配棒材贸易加工”为主攻方向,并构建钢铁供应链。中捷环洲调整经营策略,细分钢材市场,选择并坚守“汽摩配棒材贸易加工”为主业,构建供应链,为区域汽摩配制造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融资。中捷环洲与上游钢厂和银行的“三方协议”已有三年的实践和探索。
    3、“走出去”“基地复制”,做专做大做强做优主业,致力于“打造汽摩配供应链国内一流品牌”。去年9月,中捷环洲供应链集团公司组建后,中捷环洲就提出了打造“第二环洲”、“第三环洲”的基本构想。今年1月,“浙江中捷环洲金属公司”亮剑浙江,增长优势明显。前不久,中捷环洲已正式委托中介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和设计,杭州区域有望优先进行“基地复制”。走出去“基地复制”,跨区域开疆拓土(新建或兼并联合重组),将是中捷环洲做专做大做强做优主业的重要载体。
    五、启示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整个钢材市场流通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中捷环洲理性分析钢铁市场的诸多变化,通过转变观念,创新经营,锻造供应链,实现与生产企业和终端客户的合作共赢,构建长期、稳定的新型工商关系;通过市场细分,准确定位,延伸产业链,开展对产品的加工配送服务和物流整合,创造价值,实现与客户的共赢;通过跳出玉环,发展环洲,做专做大做强做优,并以“打造汽摩配供应链国内一流品牌”为目标,赢得自己的市场地位。从而走出一条由单纯的贸易商转变为服务商的转型升级之路。
                                (作者单位:浙江省玉环县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