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2-09-04 15:45
本刊特约记者 朱定喜
精心维护 确保航道畅通
船舶技术人员正在研究施工方案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局长周祥恕(左)为孤寡老人送礼
全力疏导 确保航道畅通
长江,一条横亘东西、气势磅礴的东方巨龙,一条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母亲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和骄傲。千百年来,她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她用她那坚韧的脊梁托起古老的中华民族,她用她那一往无前的气势鼓舞着前赴后继的人们……
这种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母亲河精神在一代一代长江航道人的血脉里流淌着,他们设标点灯、战滩斗水,把光荣与梦想汇入滚滚向前的洪流,多少年来从不曾停歇。当长江上涌来改革的浪潮,长江航道人带着这种精神从江走向了海,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从43万元破茧
1997年,在交通部的正确决策下,当时的长江航道正在进行着一次重大改革。为弥补国家事业经费的不足,原武汉航道分局实行疏养分管,分别成立了长江武汉航道局和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从挂牌那天起,就意味着从此将告别“皇粮”,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化管理道路,通过经营创收来求得生存和发展。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成立的第二年,就遭遇到长江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再加上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这对刚刚成立的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翻开账本,账面上的流动现金只有43万,连发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局长周祥恕对刚分家时的情况还记忆犹新。为了稳定人心,让职工了解面临的严竣形势,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局情教育”活动,号召大家同舟共济渡难关。
逆境,会使强者更坚定。面对困难的市场环境,开局一代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疲软也是机遇”的思路,喊出了“利用时机,夯实基础,蓄势待发”的口号。周祥恕局长说,“虽然洪水使疏浚市场一片萧条,但洪水过后,国家必定会加大对长江的治理力度,现在正是我们练好内功的好时机。”带着这种想法,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即使是只发80%的工资,也没有放松修船的步伐。
果然,洪水一过,国家加大了长江堤防建设的投入,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的施工船舶全线出击,一举拿下了湖南临湘江南垸和九江大堤两项填塘淤背工程,8千多万元的产值一下缓解了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的经济窘境。
在随后的改革发展历程中,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这艘航船,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扬帆破浪,走出了一条壮丽的跋涉航程。12年来,全局固定资产由1.55亿元增加到11.5亿元,年生产产值由5000多万元提高到14亿元,合同签约额从不足亿元上升到20亿元。伴随着祖国经济的腾飞,一个新生的企业正步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拥有各类工程船舶40余艘,具有“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能够承接各种工况条件下的围海造地、疏浚吹填、河湖整治等工程。
单项工程产值10亿元的突破
“做工程不是一锤子买卖,做一项工程就要树一座丰碑!”周祥恕局长经常这样告诫干部职工。2005年初,曹妃甸钢铁围海造地工程上马,一期吹填、筑堤工程的总金额达到10多亿元,分为四个标段,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凭借良好的信誉和口碑,一举获得了其中最大的一个标段,工程造价达到3.36亿元。到曹妃甸施工过的职工都清楚地记得,刚进曹妃甸时,那里几乎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风高浪急,没水没电,施工条件异常艰苦。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的施工驻地从棚子到平房,再到两层模板房,历史见证了他们扎根曹妃甸的决心。能打硬仗、敢于拼搏的企业精神和信守合同、服务业主的职业道德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受到业主的褒奖。该工程不仅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建设奖,也为承接以后的工程打好了基础。在曹妃甸,来自全国各地的施工队伍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从2005年开始,至今一共承接了六项工程,合同金额达10多亿元。
拿得下、站得稳、留得住,是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施工队伍的显著特点。自2004年起,他们进入大连疏浚市场后,连战连捷,先后完成了大连汽车码头等7项工程,为把大连港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6月,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以4.98亿元的价格中标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东四区造陆工程,这是继天津港15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之后,该局在天津疏浚市场再次承接的一项亿元以上的工程。
在北方市场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的建设项目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2006年,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承接了厦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AB标段,工程造价高达10.22亿元。能够承接这样大的工程,完全是业主对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的信任。早在2001年,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就承接了厦门环岛路施工工程,他们在那里将西海域的泥沙挖出来再填充环岛路平台,不但工程建好了,也让海水更清洁,更环保,此工程得到了厦门市政府和市民的充分肯定。2008年5月,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又以15亿元的价格中标防城港钢铁项目陆域形成及护岸工程,这项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视为“天字号工程”的项目,承载着国家钢铁产业战略转移和开发北部湾经济区的宏伟蓝图,如今,在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建设者的手中已逐渐变为现实。
建局12年来,长江武汉航道工程人风雨兼程,四海为家,克服了创业初期的重重困难,饱尝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以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作风和誓叫沧海变桑田的豪迈气概,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5年打造出第二个工程局
在成绩面前,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没有固步自封、小富即安。在该局广大干部职工心中,始终铭记着一条真理——市场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十五”期以来,全国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内河整治工程建设速度加快,沿海港口对航道尺度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为了有效应对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近几年来一直在投入资金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建造新设备。在制定“十一五”期的发展目标时,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响亮地提出让全局的疏浚实力增加一倍,实现再打造一个工程局的发展目标。
2004年底,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筹集资金对 “吸扬12号”进行技术改造。“吸扬12号”是当时长江上最大、施工效率最高的绞吸挖泥船。但挖泥深度只有18米,为满足沿海施工的需要,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投入1500万元资金,将“吸扬12号”的挖深增加到25米。现在该船不仅挖深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大挖泥排距也由原来的4千米提升到8千米。技改后因为新添了水下泵,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油耗。这项成果获中国航海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正是这艘挖泥船,在曹妃甸工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铺排船是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和沿海筑坝施工必需的设备。“要建就建一流的设备”,2005年,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投入800万元资金建造了一艘25米的铺排船,命名为“汉工排6号”,从而满足了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需要。2006年,该局自筹资金3700多万元建造了一艘40米的江海两用铺排船“长雁1号”,该船是目前长江上铺排宽度最大、铺排精度最高、铺排范围最广的铺排船。2009年,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又投入自有资金2200万元改造“汉工排6号”,将其铺排宽度从25米增加到40米,并实现深水位顺水铺排且兼顾抛枕的功能。铺排船的建改造,为长江航道建设增添了新的力量。
为进一步抢占市场制高点,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先后投入资金3.5亿元,建造了国内最先进的3580方/时绞吸挖泥船“长狮1号”和“长狮4号”。朝着做大做强的长远目标,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融资6.3亿元,正在建造一艘13280方自航耙吸挖泥船。这些新设备的添置,不仅为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使全局呈现出“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也使该局的国有资产得以大幅增值,“十一五”期再打造一个工程局的美好夙愿得以提前实现。
没齿难忘生命之源
“是改革开放赋予了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新的生命力,是国家优越的经济环境和积极的产业政策搭建了一个新生企业的成长舞台。”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人如是说。
成长壮大的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在尽心回报着祖国母亲。万里长江、曲在荆江,长江之浅,浅在中游。地处长江中游的长江武汉航道工程人没有忘记“保航道畅通”的天职。来得快、挖得准、干得好,是过往行轮对长江武汉航道工程人维护长江航道的评说。服务长江水运、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的职工们历尽艰辛,默默奉献,确保了辖区内航道的畅通,为千轮万船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的水上通道。
为了长江航道的畅通,为了沿江经济的发展,每年的枯水期,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为了方便行轮,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从2007年枯水期开始,改白天施工为夜间施工,把最佳航行条件下的时段让给行轮。水上行船三分险,挖泥船在浅区施工本身就有很大风险,夜间视线不良,船舶驾驶人员对施工环境和水流流态的把握非常困难,风险可想而知。为了行轮的安全,该局职工甘冒风险,默默奉献,无愧于“无名英雄”的称号。
2007年12月10日,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和徐祖远副部长视察了长江中游窑监水道,登上了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航浚4号轮,对该局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
科学发展 和谐建局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的领导集体认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的立局之本;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发扬“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关心人”的团队精神是企业的强局之基。
瞄准信息化管理的前沿,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投入专项资金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启了无纸化办公的新时代;自主开发的船舶远程监测管理系统,把管理决策与现场施工两个环节对接于同一平台上,过去传统的、基于经验的、粗放式定性管理,转变成为基于数据的精细化管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在积极推行分配制度和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中,坚持“人岗匹配、有为有位”的用人机制,激发了每一个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
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为全局经济工作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党员先锋工程、青年阳光工程的开展,使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中得以充分发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使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人本理念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心里装着职工、做事想着职工、一切为了职工,领导者的宗旨意识和亲民情怀让全局职工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实施百万工程、推行职工医疗管理办法、送书送药上船、建立职工书屋、定期组织职工体检和疗休养……一项项惠民措施的出台,提高了全局职工的幸福指数:在最近进行的一次职工生活水平调查中,全局有84%的职工购买了新房,10%以上的职工购买了家用轿车,职工对收入水平的满意率达到了86.6%。
在取得三个文明建设累累硕果的同时,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5年以来,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先后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水运工程建设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安全生产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