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科学家邹远东论文被中农大研究引用参考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4-04-30 14:23

多肽科学家邹远东论文被中国农大研究人员引用并参考

  中国农业大学饲料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员于长青、张日俊撰写并发表的国家“863”资助项目(2001AA246111)(分类号:S816.7)论文时,参考了我国著名多肽科学家、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邹远东在一本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生物活性肽”: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宠儿”》论文,以及在同一期刊上发表的《引起世界关注的肽的生理特性》的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饲料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员于长青、张日俊撰写并发表的论文题目是《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大豆生物活性肽》。

  附:研究人员参考邹远东的论文全文

《“生物活性肽”: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宠儿”》

  过去认为,人体吸收的蛋白质主要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的。近年来,国际科学界研究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促水解后,主要以小肽的形式吸收,比完全游离氨基酸更易、更快被机体吸收利用。这是『肽』研究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

  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多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体内已发现几百种肽,是机体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活性必不可少的参与者。所有细胞都能合成多肽物质,其功能活动也受多肽的调节。

  肽涉及人体的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各领域,其重要性在于调节体内各个系统器官和细胞。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和药理作用主要是激活体内有关酶系,促进中间代谢膜的通透性,或通过控制DNA转录或翻译而影响特异的蛋白合成,最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或发挥其药理作用。

小肽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

  小肽优于氨基酸:一是某些小肽不需消化,直接吸收。吸收时不会被二次水解;二是较氨基酸吸收快速;三是以完整的形式被机体吸收;四是小肽具有主动吸收、优先吸收的特点;五是低耗,与氨基酸比较,小肽吸收具有低耗或不需消耗人体能量的特点,某些小肽通过十二指肠人体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以自身能量将小肽营养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及细胞组织,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六是小肽吸收具有不饱和的特点;七是氨基酸只有20种,功能可数,而小肽以氨基酸为底物,可合成上百上千种。无论从吸收速度还是生物学功能上肽都优于氨基酸;肽是取代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新兴营养品。21世纪将是肽的世纪。

  小肽优于高蛋白(大分子蛋白质),两者功能大不相同。首先,小肽是体现信息的信使,以引起各种各样不同的实效的正性或异性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调节;第二,活性高;第三,分子量小,易于改造,易于化学合成,而高蛋白(大分子蛋白质)不具备这一特点。若氨基酸为高蛋白(蛋白质大分子)的二度深度开发,肽就是高蛋白的三度深度开发产品。

  肽优于低聚糖等类物质。生物活性肽,特别是某些小肽的功能大大优于低聚糖类物质。多糖类物质的分子量很大,具有难消化性;而小肽类活性物质分子量小,极易消化吸收和利用,其吸收机制、活性强度和活性多样性均优于多糖类物质。

  小肽优于大肽。小肽一般指2-4个氨基酸组成的肽,4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的肽都属于大肽。小肽与大肽的功能大不相同,小肽不需消化,直接吸收,它进入人体后不需人体内的酶及酸碱物质二次水解,以完成的形式直接被人体吸收,而大肽却不能,它会受到人体的二次水解,变成小肽才能被人体吸收,小肽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而大肽却不具备,它必须经人体二次水解变成小肽后,才具备此功能,但人体情况很复杂,能否达到这一效果是一个未知数。

  肽较生物体的其他物质,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世界上万名科学家,研究了半个多世纪,至今已成为高科产业新热点。

生物活性肽的显著功效

  小肽在生物体内作为载体和运输工具,将人们平常所食的营养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充分发挥其功能;小肽在生物体内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小肽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可全面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增强人体生理活性;肽不仅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可防治血栓、高血脂、高血压,延缓衰老,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钙、铁、锌、硒、镁、铜等多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些小肽具有原食品蛋白质或其他组成氨基酸所没有的重要的生理机能。

  生物活性肽中有些分子量较小的小肽,与氨基酸运输功能相比,生物活性肽中的小肽具有吸收快速、低耗和不饱和的特点。科学界和医学界可利用其特点为一些特殊状况下的人群补充营养,如术后伤口愈合期、康复期、身体复原期;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食欲不振;食物中化学物质、重金属、辐射储存、残留农药,长服化学药物、中药余毒,消化系统损害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者;运动量大、体力劳动强度大须及时补充氮源,又不能增加肠胃功能负担者;消化系统因疾患障碍不能进食者;消化器官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消化吸收功能开始衰退的老人。生物活性肽中的小肽对人体中的乳酸菌、双岐杆菌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维生物的生长有显着促进作用,这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免疫新品:生物活性多肽(小肽),具有强化人体免疫功能,起到过去肽类药品对付现代病毒所取不到的功能。它可抗菌、抗现代病毒,阻止SARS等细胞进入人体,可模仿病毒表面的蛋白质论断,与病毒进行『竞争』,从而阻断病毒感染细胞的途径。因此,这种多肽是现代病毒的克星,是现代免疫的上品。这种多肽还具有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2、多肽中神经肽可起到镇痛及调节人体情绪、呼吸、脉搏、体温的作用,与普通镇痛剂不同的是,它经过消化器官进入人体后无任何副作用。

  3、降血压肽,它是通过抑制ACE的活性来实现降压功能,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4.有众多其他功能的活性肽,包括『调脂肽』、『减肥肽』、『酪蛋白磷酸肽(CPPs)』、『降糖肽(促胰酶肽)』、『激素肽(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白蛋白胰岛素增长肽』、『抗菌肽』、『抗癌肽(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环己肽、环肽)』和『抗艾滋病肽』等,都可利用其功能,防治『现代病』。

现代人缺乏肽,必须补充肽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水平上升,食物结构调整后,人们在食物中所摄入的必需氨基酸,如精氨酸、甘氨酸并不缺少了,但有些肽确有可能缺乏,必须补充肽,以改善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

  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自由和享受,但经历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激烈,情绪压力大,现代通信工具、家用电器、现代医疗设备检查手段、城市玻璃幕墙、室内装修、电视、电脑对人体的辐射等多种复杂因素对人体的伤害以及现代饮食结构给人带来的『富贵病』等因素的影响,使人体生理功能紊乱,通过所食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素在人体内合成肽能力大大减弱。因此,现代人必须通过体外合成的肽补充自身,使肽在人体内发挥活性和多样性,使人的生命活动达到最佳状态。现代人缺乏和需要补充的肽可能是:『免疫活性肽』、『抗辐射活性肽』、『促微量元素吸收肽』、『抗高血压活性肽』、『降脂肽』、『降血糖肽』、『促血液循环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肽』等。

抢占『生物活性肽』高科领域至高点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领域发展很快,已受到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短短几年内就有众多的生物活性肽被研究出来,有些生物活性肽,国内如『蛋白多肽口服液』、『蛋白营养素口服液』、『维生力口服液』,国外『HGH』、『IGF-1口服液』等作为药品、保健品被开发出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现代蛋白质工程、生物酶工程技术迅速发展,还会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肽会不断地被研究和开发出来。生物技术的应用,可生产大量的生物活性肽,应用于食品配方、功能食品、食品添加剂、药品、化妆品、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等。

  美国和日本已用生物活性肽功能因子开发出各种低抗原食品、婴儿食品、老人食品、运动食品、促钙等微量元素吸收食品、降压食品、醒酒食品等系列产品。日本仅运动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00多亿日元,并呈强劲增长势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开发作为国际上新兴的生物高科领域,是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我们要抓住机遇,促进转化,迅速开发,抢占生物活性肽这一世界高科热点新领域。(玖胜)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