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公司:创新驱动二十年上了五台阶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4-11-23 19:08

  2014年11月2日,是浙江风驰公司建厂20周年,在筹备建厂20周年活动之际,董事长潘卫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夫妻俩20年打拼饱偿人间酸甜苦辣,亲手将一无所有的改制企业,一天不弃地哺育成全球低速车车轮知名企业。二十年来的挚爱与坚守取得丰硕成果,心血和汗水换来荣誉和财富。他深有感触地说,风驰公司二十年发展历程诠释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今天的风驰,更谈不上打造百年常青的风驰。

  执掌创新主旋律,是风驰公司二十年发展的生命线。总经理江波军形象地将风驰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划分成5个台阶,阐述每4年一个台阶的创新驱动,为风驰振兴注入原动力的事实:

  1994年至1998年,刚从二轻集体企业改制过来的股份企业,在一无资金二无产品的艰难困境下,以背水一战的毅力和决心,认真吸取急于求成的失利教训,找准踏板式摩托车刚刚兴起的市场信息,自制成功内挣液压滚圈机,开发成功并定位生产踏板式幅板钢圈。独特的工艺和新蕾的产品深受吉利青睐,迅速在以吉利为主的江浙市场拓开销路,产销值从不上百万上升到近千万元。

  1998年至2002年,在江浙摩托车市场无序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公司加强内功训练,以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迎来五羊本田在国内寻找钢圈生产厂家的考察,使产品销路从江浙的区域市场迈向全国市场。公司先后在广州、重庆设立办事机构,为五羊本田和重庆宗申、立帆摩托车家提供近距离服务,危机之中捕捉商机,度过摩配行业无序竞争的难关。

  2002年至2006年,公司借我国进入世贸组织的东风,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挺进。根据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成功割草车、沙滩车、高尔夫球车等新品,打开产品出国大门,首批割草车钢圈进入日本久保田企业。在此期间,公司专门组织技术人员攻关,研制整形设备,使出口的钢圈径轴向跳动控制在0.8MM以下,超过日本本田企业设定的标准,出口交货值逐年提升,从02年16多万美金上升到06年332.5万美金。

  2006年-2010年,面临“金融危机遍及全球,国际市场起伏不定”的严峻形势,公司坚定不移地抓紧新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改革和设备更新,使出口日本的钢圈的尺寸精度、制动性能、噪声要求和涂装质量全部达到标准。危机之中求得发展机遇。出口国家从日本、美国扩展到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年出口值上升到 1301.6 万美金,实现年销售值1.28亿,首次突破1亿大关,。

  2010年至2014年,出口产品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针对国际市场非高速公路车辆品种多批量少的特点,遵循“快速的开发,贴心的服务”的经营理念,满足客户需求,每年开发四新产品多达200多种,产品触角从园林机械延伸到农业机械,成为美国约翰迪尔、久保田、雅玛哈、本田等世界500强企业可靠供应商。13年全公司销售达到1.8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2167万美金,14年预计可望超过2400万美金。

  抚今思昔,公司高层领导更深切体会到“转变观念,改革创新,一天也不能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4年中,实现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客户追着我们屁股走到我们针对客户需要走、从单一生产产品到延伸产业链,从重视重资产投资到重视轻资产投资”等四个转变,抓紧在国外设立仓储,发展轮胎组装、零配件产销等产业链业务,切实做好精英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提前实现愿景目标打下扎实基础。(作者: 陈景贤)(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