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11局陈广军:黄土地上掘出真金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5-02-17 14:00

  年近花甲、黄土高原上连续10年奋战、奏响3个工程项目胜利凯歌的中国铁建十一局集团职业项目经理陈广军,在革命圣地延安“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开创城市建设新纪元”的延安新区土方工程施工中,指挥着他的机械设备兵团,超前谋划,跑步进场,优化方案,经济比选,管控成本,掘出真金,以8个月完成土方填筑1054万方、软基处理5.56万平方米的骄人业绩,唱出了黄土地上以快制胜的咏叹调,赢得革命圣地延安新区业主和相关责任方的满堂喝彩,同时荣登中国铁建“2014年度创效英雄”榜,也填补了中国铁建十一局集团10年来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面积高填方湿陷性黄土填筑场平工程施工领域的一项空白。

  深达7米、约20个标准篮球场面积的软基处理工程是制约施工工期的关键所在。陈广军和技术干部们通宵达旦,反复比较论证清淤换填、碎石桩和片石强夯置换3种软基处理方案的合理性。采用片石强夯置换方案施工仅1个月,就完成了全部软基处理工程,提高工效、确保质量和工期的效果显著。

  1054万方的土方填筑工程,分布在填筑高度六十米左右的6个山坳,工程量浩大,工序繁杂,作业面狭小,工期紧迫。陈广军从制定土方调配施工方案入手,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距。同时以项目奖励基金为经济杠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地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近300台机械设备车辆齐奏鸣,施工现场呈现出万马奔腾的竞赛场面。此举,缩短工期5个月,节约机械设备租赁费用2000余万元,陈广军笑逐颜开。

  高填方地段湿陷性黄土的土方填筑质量,既制约施工进度,又影响施工成本,哪一种填筑作业方式更能够让“鱼与熊掌”同时得兼?陈广军以土方填筑试验段为竞技场,让大吨位的冲击碾和液压式压路机一同“华山论剑”。高频度的试验检测数据显示,采用大吨位的冲击碾作业,在满足设计压实度的同等条件下,工效同比提高 1.5倍以上。他让12台冲击碾使出浑身解数,以工效促进度降成本的效果彰显。

  二、三百台机械设备车辆“齐声大合唱”,会不会出现“乱竽充数”的乱象?如何“既让车儿跑,又让车儿耗油少”?铁道兵机械设备专业出身的陈广军多管齐下,所有“合奏”的机械设备都给装上GPS“千里眼”,采用加油站计量装置严格计量;同时,对机械设备油箱实行双锁双人管理。经统计测算,通过加强油料管理,一举节省油料采购费用千余万元。(作者:高仕红)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