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5-03-31 15:28
项目管理是好“钢”
——记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中铁十一局集团三公司优胜项目经理王刚
别看王刚今年只有38岁,但他却先后担任过中铁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大大小小11个项目的项目经理。
有人说,王刚可是块项目管理的好“钢”,往往是这个项目刚进入收尾,又被派到新的项目担任经理,十几年来,凡是他负责的项目无一亏损。他凭着骄人的业绩,不仅被公司评为“优胜项目经理”,还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沪昆铁路公司授予“火车头奖章”、“高铁建设之星”等荣誉。
他年龄不到四十,却担任过十多个项目的主管,并且为企业创效超亿元,其中的秘诀在哪里?带着一个个疑问,笔者近日采访了他。
谋定后动,注定胜局
2013年3月,三公司杭(州)长(沙)客专铁路项目施工刚进入收尾阶段,项目经理王刚就被派往宜昌紫(荆岭)云(池)铁路项目任项目经理。
紫云铁路是湖北省沿长江建设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由湖北省交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联合投资,总投资21.1亿元,线路总长36.5公里。该铁路项目资本金5亿元,投资比例各占80%和20%。中铁十一局集团先期投资1亿元,除了长期拥有该项目20%股权外,还承担全部铁路施工任务,合同额约15.3亿元。
如何才能把项目干好,通过施工创效把企业投资的资本金赚回来、并且拥有长期股权?是担负施工任务的十一局集团三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项目经理王刚昼夜思考的课题。
很多项目施工往往是“先干、后管、再算”,而王刚却打破常态,坚持“精算、细管、快干”。
紫云铁路项目一上场,他带领项目所有管理人员,徒步在36.5公里施工线路上仔细察看了3遍。他对照合同和工程量清单,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和施工图逐项进行核对,清理出正负量差,哪些单价是盈利的,哪些是亏损的,然后进行项目优化并制定技术方案和劳务施工单价。同时,他每月组织召开一次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会,进行施工过程创效“纠偏”。
他除了加大物资设备成本控制、统一招标采购以外,还进行精细化的施工方案创效。在进行590.3万立方挖方施工时,其中有5.6万立方是优质的砂砾A料。王刚见此喜出望外,他没有让这些A料用于普通的路基填筑,而是派人先将其储存,等桥涵施工结束,用在了桥涵过渡段和路基表层换填施工。按照A料市场采购价计算,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费237万元。
在王刚的精心组织和超前策划下,紫云铁路项目没让集团和公司机关操心就把活基本干完了,并且实现了投资项目预期目标。
三公司总经理崔幼飞感慨地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用‘先干、后算’,还是‘先算、后干’,这可不仅仅是管理模式顺序的调整,而是能否实现‘作战目标’的关键。”
民主决策,上下一心开大船
王刚常说,要想搞砸一个项目,有我一个人就足够了,但要做成功一个项目,必须靠大家齐心协力方能实现既定目标。
他在大会说,每一个人都会有私心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我要求大家:“公心必须大于私心,只有把工作和项目干好了,才能考虑收入、个人进步等其他问题。”
他坚持民主决策,在作每一个决定前,事先都要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比如,每月的施工计划下达前,他让项目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商务副经理、各部门的部长等到工地现场调查摸底,然后根据现场条件共同商定每一个施工队的月度任务。任务一旦下达,谁完不成就打谁的“板子”,并实行每月奖惩兑现。
2009年10月,沪杭客专桐海特大桥施工到了最关键时刻,项目经理王刚对副经理王明国的建议可谓是“言听计从”。原来,全长25公里长的桐海特大桥,业主要求必须在2010年元旦开始架梁。三公司负责桐海特大桥9公里施工任务,其中72+72+72米萧山连续梁通道成为“卡脖子”工程。
王刚根据副经理王明国的建议,一是增加了人力,现场施工人员由80人增加到120人;二是加强现场管理,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三是加强后勤保障,进一步提高对施工和员工生活的服务质量。
王刚不仅认真听取班子成员的建议,而且也是个工作狂。参建员工实行的是两班倒,干完当天的节点就回去休息,而他这位经理凌晨两点还坚守在工地上,谁劝他都不走。实在困倦受不了时,他就在指挥车上眯一会儿。为了按时完成任务,王刚带领工人们在工地突击了一个多月,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并实现架梁车顺利通过。可有谁知道,为了兑现向业主的承诺,他在工地有半个月都没有洗澡和洗脚……
王刚和班子成员分工不分家,哪个方面的工作上不去,他就出现在最难的工作上。2010年6月,在杭长客专前期施工时,征地拆迁工作曾一度滞后,项目经理王刚就主动分担项目党工委书记陈明负责的协调工作。他找了县里找镇里,晚上找村干部聊天、谈工作往往到凌晨两三点才回来。在他的“软磨硬泡”和真诚感动下,征地拆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很快为展开大面积施工打开了通道。
紫云项目党工委书记谭昌义说,王经理十分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炼,不仅提思路、教办法,还在他们遇到难处时“扶一把”。即使有的同志做错事,也是批评教育一番,从不骂人,很多年轻人都愿意跟着他干。近几年来,在王刚手下,已经走出4名项目经理、5名总工程师,部长不计其数。
安全为天,一切为安全让路
紫云铁路有1座1403米长跑马岗隧道,曾被中国铁建和集团公司列为重难点工程。原来,跑马岗隧道紧临长江,其地质条件和施工难度创下了集团公司历史之最。
该隧道地质全部是“软豆腐”似的Ⅴ级高风险围岩。在掘进中,他们虽然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每次掘进只有0.8米,实行先上台阶弧形导坑开挖、立钢拱架、喷锚,然后左右侧中台阶开挖、立钢拱架、喷锚,再左右侧下台阶开挖、立钢拱架、喷锚,最后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和隧底开挖。即使是这样,隧道掘进仍多次遇到突水和突泥现象。
项目经理王刚带领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片石、碴土在洞内掌子面反压和挂网喷浆封闭等方式仍不见效,最后不得不在隧道洞顶采用地表注浆。
如果在隧道洞顶采用地表注浆,因合同价包死业主不予变更,这样一来,项目部要多投入1000多万元。
当时,班子成员虽然在加大隧道施工安全投入上意见不一,但王刚却坚持己见、毫不让步!他说,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和信誉,出了安全事故,既没有“理字”,也没有“面子”,我们绝对不能干这种傻事!
在他的坚持下,隧道施工人员采用2套注浆设备,先在隧道埋深30多米上方钻孔往下注水泥和水玻璃浆液,使隧道顶部形成一层好似盔甲的保护层,然后再进行隧道掘进施工。由于措施得力,跑马岗隧道施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于去年6月实现安全贯通,终于清除了这只“拦路虎”!为此,集团公司专门发来贺电给予嘉奖。
王刚1977年生,1999年6月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由于业绩突出,5年后就担任江苏扬州铁路专用线项目经理。从此,他负责的项目接连不断。去年8月,紫云铁路施工刚进入尾声,王刚又被公司任命到辽宁锦阜高铁路担任项目经理,开始了他新的征程!
(作者:桑胜文 谭昌义 疏王炀)
(责任编辑:宋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