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资金管理途径的探讨

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2-08-25 10:50

陈仪南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转向集约型。如何进一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应对变幻莫测市场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是一个带有战略、全局性的重大课题。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的财务管理重点——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试从如何加强资金管理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现阶段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大型企业集团轰然倒下。但其公司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依然有竞争力,其根本原因就是多数公司在资金链上出了问题。集团企业在追求规模持续扩张和利润增长的同时,忽视了其背后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和债务规模,一旦遇到波折影响到现金流的平稳运行,必然会受到沉重打击。因此,从财务管理角度,维持一个企业持续发展最值得关注的应是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目前我国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着财务管理松散、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和投资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不力,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预算管理困难、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突出表现在财务管理“虚”,资金管理“散”,监督考核环节“弱”一级、以及管理方式、手段落后,集团监管力度及实效性不足等方面。主要表现有:

    1、会计信息失真,难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信息的管理,企业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金流。然而,目前国内相当多的企业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企业集团不能实现各种资金业务标准的统一管理,因此无法实现各种资金业务流程的统一控制,大量异地的子公司数据仍采用传统的定期报表形式,不能满足整个集团实时掌控资金信息的需要,缺少必要的资金预算、决策支持工具,不能有效地进行资金分析、预测和辅助决策,使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更为严重的是企业的各层面出于各自的利益,截留信息、封闭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下属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信息的不真实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也影响了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监督的效果。

    2、监控力度不够,缺乏事前、事中监督

    部分国有企业中,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子公司、公司管理层对资金运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甚至内部人为控制现象。擅自挪用、转移资金、甚至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比比皆是。尽管一些企业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但监督者由于缺乏掌握企业财务资金全面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因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相当多的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不少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企业资金入不敷出,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生产经营,财务风险很大。加上监督机制往往是滞后行为,问题一出往往是触目惊心。

    3、管理散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企业集团内部多级法人,不仅成员企业众多,而且组织层次复杂,管理链条过长。资金分散占用现实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集团所属分子公司设立的账户少则数十,多则逾百,资金体外循环,周转慢,使用效率低,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二是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做大而忽略了做强,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三是资金沉淀严重,资金占用比例不尽合理,贷款拖欠居高不下,产成品占用资金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企业信用和赢利能力下降。这也是许多企业集团大而不强、快速反应能力不够、市场化运作不灵的根本原因。

    4、意识落后,缺乏现代企业资金管理手段

    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资金的重要性都有广泛的认同,但不少还缺乏对资金时间价值观和资金流量观的正确认识。

    (1)在资金筹集上缺乏预测性和灵活性,对资金需要量缺乏科学的预测。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前提。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客观需要和实际来安排筹资数量是关键的一环,而国内企业,一般认为筹集的资金数量越多越好,有备无患,从而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比例,容易使企业陷入负债经营的恶性循环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又形成了多角债务关系,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再加上企业由于以前筹集方式单一,对适应现代企业的筹资方式缺乏了解和认识。很少结合企业对未来收益的预测来考虑筹资风险,这不仅存在着能否满足筹资数额的问题,而且存在着筹资成本未必是最经济合理的问题。

    (2)资金使用和分配上缺乏合理性和计划性。国内部分企业资金分配比例失衡,把过多的钱用于长期项目,致使流动资金补偿不足。一些企业几乎全部以流动负债来维持运转,财务风险陡增;另外,流动资金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分配也不合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各自为阵,相互衔接较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机制。由此可见,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使企业资金积压与资金不足并存,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3)资金监控上缺乏事后控制和信息反馈制度。国内一些企业内部由于缺乏科学的信息反馈制度,面对结构多变的市场,缺乏应变能力,企业的资金运作越来越紧;一些企业由于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成了严重的沉淀资金,这部分资金如果处理不及时,将大大的增加企业的潜亏程度。

    二、企业资金管理和控制的重点

    随着中国进入WTO,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多元化”、“全球化”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进行长期可持续生产经营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根本目的就是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资金运转的整体效益。因此必须加强资金管理,从根本上改变旧式资金管理的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监督手段,建立现代化企业资金管理机制和对策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资金管理信息化。首先,企业资金要采取集约化管理,即将系统管理、数理统计等方法应用到企业的资金管理实践中,通过减少资金管理层次、简化资金管理程序,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系统管理、过程管理,提高资金集中度,逐步建立起收入统一核算、支出归口审批、融资统一筹划的资金管理新格局,努力实现管理手段科学化、运作程序规范化、资金效率最大化的资金管理目标。国内一些企业引入ERP信息系统管理后,大大的改善了资金管理工作效率。由于ERP系统的支持,企业的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资金管理人员可随时对分子公司的资金等状况了如指掌,为资金管理者进行及时的财务分析提供更具实效性的财务信息。同时ERP系统的应用,企业各个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使企业信息数据实时更新成为了可能,有效发挥财务监管机制,使企业的风险降至最低。

    2、资金筹集合理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出现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经营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现代企业筹资渠道也可有多种选择。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求预计筹资方式、筹资渠道和筹资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佳决策方案。要合理确定资金筹集数量,使现有的资金量及新筹资量与资金需求量相平衡,既要使合理筹集的资金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使筹集的资金不至于有太多的闲置。同时不能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是选择来源、确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当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高于资金成本率时,所筹集的资金才能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此外,还应考虑各渠道的资金潜力、约束条件和风险率的大小。

    3、资金运用灵活高效。合理运用资金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利润。因此,企业在资金运用的管理及控制上要做到——

    (1)建立资金定额管理体系。资金定额即根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品种特点等核定某一时点的最高资金需求量。核定资金定额,意味着必须自觉地节约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投向效益好的业务上,同时还意味着必须加快回收,尽量少占压有限的资金。企业应以需要与节约兼顾为核资的基本原则,确定资金合理需要量,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努力挖掘企业内部资金潜力,积极组织投入,节约支出,通过资金收支的平衡、物料供需平衡、营销环节的综合平衡,分析资金动态,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优化。

    (2)从资金集中管理入手。强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内部银行或资金结算中心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管理功能,强化企业资金的调控能力,降低资金沉淀,减少资金占用,充分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金融风险。

    (3)强化全方位、全员的预算管理与控制。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将预算作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要强化全方位、全员的预算与控制,增强预算的广泛参与性,通过财务收支预算管理遵循分级审批、层层把关,营造自上而下管好用活资金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资金跟踪检查,形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管理控制体系,使企业自上而下,从集团到下属公司甚至每个岗位都能清楚“有多少钱,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呈现人人心中一本账,个个都是理财手的局面。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控制的途径

    1、推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提升资金的管理水平

    资金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以管理软件为载体将企业的全部资金管理内容及流程固化下来,从而达到规范资金业务的流程和标准、增大对资金业务过程管理的宽度、集中对企业的所有资金业务进行监控分析的目的。因此要以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采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达到“统一计算机平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要求,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或直接利用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可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查询子公司资金流向、避免了传统手工填制报表的弊端,保障了财务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水平,从而来促进和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控制。

    2、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发挥资金预算管理作用

    预算是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保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之中,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资金预算体系,企业的资金预算是全面预算的核心,在预算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基本尺度。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资金预算制度,保证资金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因此,在预算管理方面要做到——

    (1)把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与年度预算目标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完善财务预算编制、分析体系。既要做到控制成本的不合理增长,又要符合生产经营的实际。保证预算编制的连续性、灵活性和战略性。

    (2)强化预算管理与控制。通过财务收支预算管理,遵循分级审批、层层把关,加强资金跟踪检查,营造自上而下管好用活资金的良好氛围,形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预算控制体系。

    (3)明确现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把对现金流量的监控作为重点,树立“钱在哪里流动,管理就在哪里紧跟”的观念,将现金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的风险,严格限制预算外资金的支出,实施大额资金的跟踪监控,加强制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管理,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

    3、深化资金的集中管理,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资金集中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先进和普遍的管理模式,是发挥集团公司整体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金融环境变幻莫测的重要保障。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集团企业对资金的控制能力和支付能力,保证资金高速运转,减少资金沉淀,防范资金风险和财务风险,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需求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谋一盘棋,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完善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

    (1)企业首先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结算工作量的多寡以及企业管理层次选择适合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其次财务部门要对资金进行统一归口管理。一是加强对企业所属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建立银行账号和资金情况实时监控系统,随时监控和查询所属单位每个银行账号的资金情况及余额。二是加强对资金的支出管理。企业各单位要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和目标核定的资金预算,合理编制各单位的月度资金支出预算,严控预算外支出。三是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统一借贷等。进一步把银行的职能与企业的职能有效地结合起来,有效防止资金的体外循环,真正达到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目的。

    (2)控制财务风险。利用集团公司综合授信及担保工具,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并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监督。

    (3)发挥规模效应。资金规模效应是集团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科学合理的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实现集团收益最大化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因此,企业要根据历史和当前的经营情况,结合将来的经营发展,准确的预测未来时期的资金需求量,及时调度企业内外的资源,调剂资金余缺,拓宽筹融资渠道,提高存量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合理的利用各种金融产品和业务规则,优化债务结构,使企业的资金成本最低化。

    (4)控制资金风险。资金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企业是否能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决定着资金管理的好坏。资金管理的基本定律是“风险与收益相对称”,市场越完善,对称越明显,所以,风险管理能力高低是制约集团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5)转变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旧的资金管理思想已经不能满足集团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了。要转变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方法,要根据企业资本结构和集团控制力度等方面能力,采取不同的资金管理方式,但无论采用什么资金管理模式,都应该在集团内部成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资金。管理尤其需要从业务管理向数字发展、数字化管理向知识化发展两方面进行提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要围绕资金管理这个主旋律,从企业经济管理内在要求出发,努力提高财务部门的宏观综合能力、决策能力、多向协调能力以及参谋水平,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特点的新型资金管理模式,为企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发挥最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