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责任编辑:宋克杰 2018-06-29 16:04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
最美人间四月天,荆楚无处不飞花。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陪同下,先后来到宜昌、荆州、武汉等地,深入农村、企业、社区,视察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从2013年夏到2018年春,这是一次5年之约。时隔5年,总书记再次视察湖北,对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提出重要要求、寄予殷切期望。尤其是对湖北的企业,更是深切关怀,特别殷切嘱托,使广大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湖北段沿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
“第一位的是要保护母亲河”
4月24日上午11时许,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宜昌三峡机场。一下飞机,他马上登上考斯特面包车,前往10多公里外的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考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以及长江码头复绿情况。
兴发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搬迁企业,总资产318亿元,员工10500人。
在这里,原来临江建设的生产设施和码头已经搬迁和拆除,腾出岸线950米,退让用地800多亩,全部栽上树木和花草,全面进行绿化。
考斯特进入园区,直达中控室大门口。
中控室大厅的大屏幕上,兴发集团宣传片引起了总书记的注意,他停下脚步观看,并与身旁的人交流。在谈到化工企业逐步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时,总书记非常关心职工的安置问题。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璋回忆:“总书记问,是职工自己解决,还是组织上有组织地解决?他既关心企业发展,也始终把普通职工利益放在心上。”
总书记观看完宣传片后,李国璋陪他往外走,一边汇报:“三峡工程开工后,公司业务从库区兴山县搬到这里。在省市的帮助下,安置4743名三峡移民,基本做到了安居乐业。我们公司生产的草甘膦产品,产能世界第一。”
总书记听后,点头肯定。
中控室门外100米左右的地方,是搬迁复绿的现场,摆放着4块展板,展示了湖北省和宜昌市化工企业搬迁、污染整治的总体情况。
听闻宜昌推动134家化工企业关、转、搬,引导向高端产业发展,总书记赞许地说,这样做才是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才是贯彻新发展理念。
看完展板上的内容,总书记向沿江码头坡道步行,实地察看沿江设施拆除、码头复绿、排污口整治情况。
李国璋向总书记介绍,江边这一片,就是当年的黄磷厂,为保护长江,2016年开始拆迁,关了22套设备,涉及投资12亿元。
看到左边正在拆除的炉子,总书记问,你们拆了还建不建?
李国璋答:不建了。这一片工厂马上要搬到离长江一公里外的地方,过去的4个排污口已全部关闭。现在的废水,经处理后再送到猇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
说话间,总书记一行来到长江边。
职工们闻讯而来,一声声“总书记好”的问候此起彼伏,现场掌声经久不息。总书记亲切地与职工们一一握手。
“你们中间有移民过来的吧?”总书记问。
“有!”很多员工高声回答。“搬到这里怎么样?顺利吧?”“顺利!”
总书记对大家说:“我这次来看看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首先定个规矩,就是要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讲的不搞大开发,不是不搞大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对长江来讲,第一位的是要保护母亲河,这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啊,不能搞破坏性开发。祝你们企业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办越好。”
亲切的关怀,让人们倍感温暖,倍感振奋。
李国璋说:“保护长江生态是企业必须坚守的社会责任。兴发集团将主动担当,以更大力度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表示:“抓生态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对化工企业的关、改、搬,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更优品质的生活。”
4月24日下午,总书记奔赴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实地察看三峡移民新村建设和生产生活情况。
许家冲村紧邻三峡大坝,全村人口中移民占90%以上,是湖北省移民安稳致富示范村。40岁的谢蓉是村里的创富能人,她也是最早的一批三峡移民之一。2013年,她建立了牵花绣传习所,带动当地300余名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后来又创办了一家电商合作社。总书记一边听她介绍电商合作社的情况,一边拿起绣有“峡江绣女”的鞋垫和一个中华鲟艾草挂件端详。
“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我们每一个人。”谢蓉说,“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移民也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生活越过越红火,请总书记放心。”
习近平总书记于4月24日中午到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
察看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以及码头复绿情况
4月28日,宜昌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从事电商的谢蓉与同伴拿出习总书记看过的绣花鞋垫,
她说,要让许家冲的土特产搭上电商平台走得更远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细雨蒙蒙,水天一色。4月24日下午5时许,站在海拔185米高的坝顶,习近平总书记极目远眺长江。“整个三峡大坝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您看,这里是大坝的泄洪坝段,通航建筑物由双线五级船闸和三峡升船机组成,电站分布在两岸,同时还有地下电站和电源电站。”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向总书记介绍三峡工程总体分布、建设历程、运行15年来的综合效益和重大科技创新。
当听到三峡工程连续8年实现175米蓄水目标,共拦蓄洪峰44次,其中两次超过1998年最大洪峰量时,总书记微笑点头。
随后,总书记来到三峡工程植物所科研示范区,亲自种下一棵树苗。“您种植的这棵树名叫楠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渐危种。2008年,从三峡库区将它抢救回来,当年胸径尚不足8公分。经10年养护,目前它的胸径已达到20公分。”
总书记对三峡工程在长江生态保护上的行动非常关注。
卢纯介绍,三峡集团在电站建设运行过程中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措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投入80亿元。其中,实施60次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超过500万尾。库区植物迁地保护436种共1.8万余株,成功繁育完全淹没在江底的两种三峡珍稀特有植物——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共2.2万株。“非常自豪地向您报告,因三峡蓄水而受到影响的植物百分之百都得到了有效保护,没有一种植物灭绝。”卢纯说。
在五级船闸和三峡升船机视察时,总书记关心地询问长江航线运行情况,以及如何提高运行效率。卢纯介绍:“2017年,船闸通行运量远超设计值,达到1.3亿吨,单向上行运量达到7374万吨。截至2018年3月,15年来船闸总货运量超过11亿吨,年均过坝货运量是建坝前的7倍。今后,随着标准化船型的应用和船舶空载率降低,运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在三峡左岸电站厂房,总书记驻足良久。“机组质量和运行水平如何?”“主要设备国产化率有多少?”“核心技术能否做到完全自主?”……他问得很详细。
三峡电厂运行部值长邹士总介绍,三峡机组平均年可利用小时数超过8000小时,折合约333天,即平均每台机组每年有11个月均能开机并网。去年,三峡电厂发电976亿度,是全球第一。三峡电厂历年累计发电超过1万亿度,相当于去年全国总用电量的六分之一。“您现在看到的巨大蓝色圆形物体,就是水轮发电机组。单个机组的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三峡机组定子直径19.3米,其安装精度却是0.01毫米,远小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机组旋转部分4000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飞速运动起来,其摆动幅度小于0.25毫米,机组正常运行时固定部分的振动小于0.08毫米,发电机盖板上放一枚硬币都可以保证竖立不倒。”卢纯介绍,目前世界排名前十的水电站有一半由三峡集团建设和运营,全球70万千瓦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三峡集团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其中,白鹤滩水电站全部采用中国首创、世界最大的国产百万千瓦水电机组。
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运行,推动中国工程建设能力和装备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此,总书记表示赞赏。
500多名三峡集团员工聚集在电厂通道。总书记走近时,人群响起热烈的掌声。看着一张张激情洋溢的脸庞,他动情地说:“我感到很激动,信心倍增。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试想当年建设三峡工程,如果都是靠引进,靠别人给予,我们哪会有今天的引领能力呢!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敲锣打鼓那么轻而易举就实现的。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习总书记给予三峡工程极高的历史定位与评价,使我们深受鼓舞!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给国家源源不断提供清洁能源。”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枢纽运行部副主管曹仲激动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于4月24日下午在三峡大坝左岸电站察看发电机组运行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于4月24日下午在三峡大坝左岸电站考察
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同左岸发电厂职工亲切握手
创新是第一要务必须摒弃幻想
4月26日,武汉东湖高新区518平方公里土地上,创新热潮涌动。
这里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16年获批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这里也是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光谷”。
上午9时35分,当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烽火科技集团一楼展厅时,烽火科技、长飞光纤、三江航天等企业已拿出“拳头产品”,竞相向他展示光谷制造的“顶级实力”——
烽火科技在“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通信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根光纤上可实现67.5亿对人同时通话;
长飞制造的光纤预制棒,长3米、直径220毫米,单根就可拉丝8500公里,代表了全球工艺和技术的最高水平;
三江航天生产的工业用光纤激光器和特殊领域用途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垄断,占据近40%市场份额,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总书记频频点头,一边察看实物一边停下来提问。除了了解产品用途和性能外,他最关心的是产品国产化率和在国际同行业中的地位,“自主创新”是他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对此,几位企业家有信心、有压力也有干劲——
烽火科技集团董事长鲁国庆说,过去几年烽火科技从传统系统集成领域出发,逐步向上延伸产业链,如今在光芯片和电芯片设计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虽然过程艰辛漫长,但付出得到了回报。”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庄丹说,2013年总书记视察长飞时,“我曾向总书记说,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实现‘长飞梦’。”结果,长飞在2016年就达成了这一目标,提前4年兑现了向总书记的承诺。下一步,长飞将完成由世界第一向行业领袖转变、由“部分引领”向“全面引领”转变、由中国企业向国际化公司转变。
对于他们的回答,总书记连连点头赞许并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
他强调,新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位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须依靠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
他说,现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过去我们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还创造了两弹一星。因为我们发挥了另外一个优势——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下一步科技的攻关要摒弃幻想,靠我们自己。
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东湖高新区的烽火科技集团考察企业创新发展情况
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东湖高新区的烽火科技集团考察企业创新发展情况
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倍加珍惜
展厅内,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也展示了相关产品。主讲人闫大鹏是“千人计划”专家,这是他第三次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
这次见面,闫大鹏解开了心里一个揣了五年的“疙瘩”。“2013年我向您汇报过国产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您问了我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你的产品和国外的差距有多大?’。”
当时,闫大鹏的回答是:10年。
这个答案让闫大鹏耿耿于怀了五年,也默默奋斗了五年。直到这次,他终于挺直腰杆:“现在我们的产品与国外先进水平已实现‘并排跑’,某些技术指标已经超过国外同类型产品。”
此时,航天三江副总经理、军民融合项目团队负责人伍晓峰接过了闫大鹏的话头,向总书记播放了两段军民融合产品开展试验的视频,“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同样超越美国公开的数据,实现‘并跑’。”
两项“并跑”成绩的背后,是由5位国际高端人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衔,一批80后、90后博士担纲主力的研发团队。
听到这里,总书记多番叮嘱,像这样的专家和人才,一定要爱护好、保护好。
对人才的珍惜与期许,贯穿了总书记视察湖北的始终。
4月24日在宜昌,他面对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的“高精尖”人才深情地说,“正是因为我们过去靠自己迎难克坚,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不仅建设了三峡,还培养了一批人才队伍、掌握了全面的自主创新技术,我们现在开发了一个又一个的‘三峡’。”“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能力感到自豪。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上下同心,13亿多中国人齐心合力共圆中国梦。”
4月26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他帮武汉算了算“人才账”:“8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100多万人,去年30万大学生留下工作。这是一笔宝贵资源。要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
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考察企业创新发展情况
4月28日,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员工们聚集在大屏幕前观看《新闻联播》,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到该公司考察国产自主芯片的情景
芯片是大国心脏必须抓紧突破
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光谷视察的第二站,是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平台组建的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的实施主体,承担着我国存储器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一流的重要使命。
一进展厅,总书记的目光就落在一块三维闪存芯片上。这块闪存芯片与手机内存卡大小相似,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生产的三维闪存芯片,也是中国目前离世界水平最近的一颗芯片。
“这是32层64G的三维闪存芯片,放在宏观世界来看,这相当于32层的楼房里面建了640亿个房间,每个房间住着一个0或1。”
听到长江存储董事长赵伟国自信而形象的比喻,总书记饶有兴致地拿起芯片上下翻看,询问芯片层数和背面的钢管脚设计。
芯片旁边是一块12英寸的硅芯片晶圆。晶圆是硅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载体,三维闪存芯片就从晶圆上切割而来。晶圆越大,一块圆片上可生产的芯片单元就越多,但对材料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要求更高。
赵伟国介绍,长江存储生产的12英寸晶圆可生产811个“小方块”,生产工艺世界一流。
听完汇报后,总书记直切要害,“装备制造业的芯片,相当于人的心脏。心脏不强,体量再大也不算强。要加快在芯片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导体存储科技高峰。”
这句话让赵伟国倍感振奋,“赶超世界水平,长江存储责无旁贷。”2006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和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投资100亿元建立“武汉新芯”,撒下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火种。2016年,清华紫光和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大学合作,在武汉新芯基础上再次投入,自主研制三维闪存。同年,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在光谷开建,今年4月首套芯片生产机台进场安装,年内将实现32层三维闪存芯片量产。(楚天舒)
华灯初上时的光谷
(原载《企业与企业家》杂志2018年4月号)
(责任编辑:宋克杰)